你叫黄玲,鹅黄的黄,玲珑的玲。鹅黄,娇嫩且美;玲珑,精巧细致。
你曾经有过金子般的年华,你曾经有过梦幻般的理想。可是,一九七九年中学刚毕业,命运却把你抛到了偏僻贫穷的家乡。这里,远离县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文化落后。你落泪了,感到前途茫茫。你多么想见识见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你多么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生活,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在你胸中酝酿,接过父辈曾用过的剪刀、推子、梳子,在古羊城的遗址——湖沟街上竖一块“女子理发店”的木牌。
做个乡村女理发员!这是对世俗的挑战!父亲那拿惯了剃刀的大手颤抖了,语重心长地对你说:“识文断字的女孩儿家给人剃头刮脸不怕人笑话?”你坚定地摇了摇头。“唉,我剃头是为了餬口,如今不愁吃喝我都不想干了,你还要开个理发店?就忘了前几年割尾巴,推子剃刀都埋到锅底下,担惊又受怕的?”你笑了说,“到什么年月了,还翻老黄历!”
没想到,你这黄毛丫头还真的干起来了!新的生活需要新的发型。公路通到了湖沟,千座影剧院也落成了,可是人们的发型还是一如既往。你不甘心乡亲们永远是土包子,你厌恶了自己手下那千篇一律的造型。你要走出这古羊城,去宿县、蚌埠、上海、南京,你要采来天南地北迷人的美,奉献给刚刚踏入新生活的众乡亲。
在人如潮的车站,在歌如海的剧场,在轮船码头,在火车厢内,一个背着黑皮包的小姑娘,痴呆呆地紧紧盯住那些漂亮、风度翩翩的男男女女。有人怀疑你是扒手,有人讥笑你是眼珠儿不转圈的乡里老土,有人干脆以为你是神经病!可是你的心里坦坦荡荡,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在万花丛中采撷,不停地采撷。你学会了冷烫、电烫,你掌握了三齐式、运动式、青年式、风凉式等各种流行式。
你归来了,给古羊城带来了美的春风,你发誓:要将乡亲们带进美的殿堂。理发店热闹了,青年男女摩肩接踵,忐忑不安地进来,乐不可支地出去。你根据来者头发的软硬,脸型的大小,年龄的不同分别给他们设计出合适的发型。在你巧夺天工的手中,那沿袭了多少代的“锅盖头”、“一边辟”、“二道毛”不见了。他们青春焕发,他们飘逸潇洒。你像磁石,吸引了远远近近年轻人的心。理发店站住了脚,营业额上升,鸟枪换炮,店面扩展,新添了烤斗,铁椅子,妹妹婶子都加入了你的理发队伍,嗬!小小一支娘子军!你的事业正火红,可是你说不能光为赚钱,理发是第三产业,应以为人民服务为主。你和妹妹一道定期为湖沟敬老院的老人免费理发。专程到几里路以外的轮窑厂给工人理发,工钱收得极少,条件又不好,有人说不合算认为你太傻!傻就傻吧,你心里很踏实。大忙季节,乡亲们白天忙农活,你的店日夜营业。你总觉得很累,可是,当你看到乡间小道上的妹子满头生辉,街头的小伙子端庄文雅,你的心里便充满了喜悦。你的愿望实现了,你用自己的双手给故乡的生活增添了美的韵律,你入党了,一九八四年你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又被评为省、市、县三八红旗手。地位变了,声誉高了,你还理发吗?不少乡亲真担心。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新落成的平房里,你穿上洁白的大褂、操起了剪刀,又开始了你那艺术家的创作。你说:“我一不能上老山杀敌立功,二不能去大漠开发宝藏,能使乡亲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就是我的理想。”你还说:“眼下这些还不够,还要开展美容服务,还要订报刊杂志,搞顾客阅览,搞模型展览等等!”好家伙!原来你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蓝图。你今年才有二十几岁,而你的理想却是如此的绚丽多彩,更可贵的是,你把美好的理想付诸了现实。乡亲们爱你,离不开你,称你为“美的使者”。
美的使者,多么叫人羡慕的称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