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贞见王芗斋憨笑,又问:“这究竟是谁做的梅花诗?”
王芗斋一指胸脯:“是我做的诗,如何?”
吴素贞道:“还真有那么一股子诗味,我算服了!好,一言为定,拜你为我的武术教头。”
王芗斋正色道:“既然我做了你的武术教头,我可有约法三章。”
吴素贞大眼睛眨了一眨,双手叉腰,淡淡地道:“说吧。”
“一、严格遵守时间。二、不许摆小姐架子,以师生相待。三、必须按照我说的去做。”
吴素贞道:“行”!
吴封君见王芗斋天资聪明,且有文采,从心里喜欢这个后生,他让仆人带王芗斋来到一楼的一个房间,安排王芗斋住下。
第二日一早,王芗斋起床后来到草地上,只见吴素贞身穿红衣红裤正在那里舞剑。那剑上下游飞,宛如蛟龙入海,甚是精彩。吴素贞见王芗斋走来,收了剑势。笑着叫一声:“师父”。
王芗斋打趣道:“师父好比父母,你我年龄相仿,还是叫我芗斋好了。”
王芗斋来到草地中央,招呼吴素贞过来,然后说:“我先教你技击桩。”说着开始做动作。吴素贞见他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八字步行,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跟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王芗斋忽地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状。王芗斋道:“这种功夫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扑而待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敌’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桩的姿势,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这就是拳术中‘无形似有形’的锻炼方法。你要记住技击桩歌诀:‘前后丁八步,两臂如抱婴,虚灵挺拔立,意紧形要松。’”
吴素贞喃喃地复诵一遍,然后随王芗斋练了起来。
过了一个月,已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吴家花园里,桃树、杏树、李树、玉兰,都争先恐后地开满了花,红得像火,的得像雪。呢喃的飞燕穿荫而过,雍容饱满的垂柳,像少女的沐发,吴家花园的假山石中,伸出一枝盛开的耀眼的红杏,很有些压不住,干不死的韵味,显示出倔强的生命力。
吴封君因办军务到浙江去了,家里只剩下吴素贞和王芗斋,还有一些卫兵和杂役。此时吴素贞已基本掌握了技击桩的套路,于是王芗斋又开始教她摩擦步、发力、试声、试力、推手等,吴素贞也是聪慧的灵性,一学就会。
这一日,王芗斋开始教吴素贞实作之功,王芗斋道:“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练心,也就是作拳的方法,其作拳时尽管劈、崩、钻、炮、横、削掌、塌掌、夫子顿首、穿裆脚、蛇形腿等各种打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通过掌握的机性和空间性的同时,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在接近对方之时头要撞人,手要击人,足要踢人,步要过人,神态要逼人,气势要袭人,并要做到手脚齐到,全身齐动,实作歌诀是:双手交手,气势当先,欲接未触,体态安然;间架得当,稳准狠严;力撑八方,灵机内含;得机得势,进退截拦;何须招法,本能自然……”
这时,吴素贞的丫环水杏喘吁吁跑来,叫道:“小姐,方才我收拾你的房间,听见有动静,我走进内屋,只见有个人翻窗逃走了,我赶到窗口一看,一个男人窜入树林不见了,他好像是一和胳膊……”
吴素贞一听,叫道:“想是有贼偷我家传之宝!”说着,回身往小楼跑去,王芗斋紧跟在后。
吴素贞的居室在二楼,王芗斋随她走进居室,只见两面灰白墙上,是山水字画,除云青竹翠柏、暗柳红梅一类之外,还有一幅“木兰从军”的巨幅。床前平门立柜上的穿衣镜光亮闪耀,梳妆台上摆着茶具、粉盒、胭脂缸、香皂等。旁边有个洋座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床上铺着花纹被单,放着叠起的藕荷色缎子被。满屋里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吴素贞抄起一只木凳,蹬在凳上,用手掀起一块天花板,从里面登出一柄宝剑。这宝剑的剑鞘是鱼皮色。吴素贞抽出宝剑,王芗斋顿觉一股凉气袭来,宝剑奇长,足有五尺,光可鉴人,剑柄飘着一条金黄穗子,剑身上刻着三个镏金小字“吴三桂”。
王芗斋惊道:“这柄剑原来是吴三桂的!”
吴素贞缓缓将剑放入鞘内,说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我家是明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