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地安门沿着西北方向行走,没有多远,便到了柳浪莺啼、波翻涛涌的什刹海了。这里真是浅碧湖波雪涨、淡黄官柳烟蒙。“过了银锭桥,水面更加开阔。再有一箭之地,便看见一座镶着琉璃瓦的大门,这里就是闻遐迩的醇王府,它是清代第二代醇王载沣的府第。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朝初年,是鼎鼎有名的大学士明珠的旧居。明珠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时,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明珠凭借康熙帝的信任,加快了什刹海北岸的府第建设。当时什刹海正是京师热门的地区之一,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描述说:长夏夕阴,火伞初敛。柳阴水曲,团扇风前。几席纵横,茶瓜狼藉。玻璃十顷,卷浪溶溶。菡菡一枝,飘香冉冉。想唐代曲江,不过如是。新荷当户,南柳摇窗,大有西湖楼外楼风致。”明珠的府第周围更是树木丛杂,坡陀蜿蜒,丹楼碧山,矗出水际。明珠去世后,这套华丽的住宅被权相和坤巧取豪夺,随后又转到成亲王永手里,以后又辗转到醇亲王奕手里。奕行七,人称七爷,醇王府也称做七爷府。奕于光绪十六年病故后,他的儿子载沣成为醇王府的最高主宰。
这天晚上,醇亲王载沣与他的夫人瓜尔佳氏在思廉堂内叙话,忽听房上有动静,载沣有些心惊肉跳,他是个胆小怕事的人,自从老王爷死后,他虽然成为这一代丽府第的主人,但是他才能低下,平庸乏才。可是历史仿佛专门喜欢跟人开玩笑似的,竟把这样一个人推到权力的高层。慈禧出于同醇王府的特殊关系,于光绪二十七年硬把她的心腹重臣荣禄的女儿瓜尔佳氏指婚给载沣。
载丰的夫人瓜尔佳氏倒是个胆大心细的人,方才房上瓦响,她也听见了。她大步走到院内,朝四周看看,没有发现异常情况,于是嚷道:来人啊!
一会儿,从对面九思堂方向跑来几个护卫,一个护卫问:奶奶,发生了什么事?
瓜尔佳氏说:你们到房上和四处查一查,方才我听见房上有动静!
喳!那护卫一躬身,嗖的上了房。他朝四面望望,见没有什么动静,又飘然下房。
奶奶,您是不是听错了?房上无人。那护卫答道。
咦,奇怪。“瓜尔佳氏自言自语地说。她走到屏门口,朝外瞧了瞧,又返回来,说道:没事就好,我这几天左眼老跳,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
奶奶,有我们在,不会发生什么事。那护卫一拍胸脯。
瓜尔佳氏道:你们到园子里搜一搜,那地方空旷,搜得细一点。
几个护卫答应着出了屏门,来到醇王府的花园里。此时朗月高照,树影婆娑,晚风送来一阵阵花香,楼台亭阁浴在铺银辉之中。几个护卫穿过思波亭、亭,来到戏台前,只见前面有个人影一闪。
谁?一个护卫发一声喊,持刀冲了过去,另外几个护卫也追了过来。
那黑影一闪即逝。
护卫们冲上戏台,见空荡无人,又下了戏台,朝畅襟斋来。
来到畅襟斋门前,见屋内有烛光,里面有两个人正在谈。一个护卫凑到窗前偷看。只见一个长相凶狠的年轻人正在跟一个断耳的小个子窃窃私语。
护卫认得那个年轻人,他是老醇王的养子黄三泰,他一直住在醇王府内,自小跟一个瘸足道人学了不少拳脚,武功卓绝,手段毒辣。那个耿耳的小个子,护卫觉得面生得很。
那小个子说:胡爷花了不少银子,上下打点,才保住‘黑老宋’的一条性命,此时‘黑老宋’已到了胡爷那里。这次听说会友镖局押着几百万两银子到南方,油水不少。
黄三泰笑道:胡爷又惦记上了。
小个子点点头,流着口水,问道:黄爷,干不干?
黄三泰皱了皱眉:棘手得很,会友是北京赫赫有名的镖局,高手如云,此次又是三皇炮捶高手宋彩臣亲自押镖,又有李尧臣护镖,不大好动吧?
小个子伸出三个指头。
黄三泰道:三七开,不干。
小个子见他摇头,又伸出四个手指头。
四六开,你这‘钻山猴’,做得了胡爷和宋爷的主吗?
小个子点点头。
黄三泰的手指头与小个子的手指头勾在一起,两个人会心地一笑,几乎异口同声:一言为定!
小个子笑道:黄爷一去,马到成功!
黄春泰问:走水路?还是旱路?
小个子道:水路快,还是水路吧,胡爷和宋爷都等急了。
这时,只听思廉堂方向传来一片喊声,几个护卫闻声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