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 > 默认卷(ZC) §7 有间客栈

默认卷(ZC) §7 有间客栈

几年前去丽江旅游,正是夏天,恰逢旅游旺季,满街都是人。刚下车时我们忙着找客栈,经过一条僻静的巷子时,突然有人叫住我问:“你住不住店?”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纳西族的老婆婆,帽子下的头发已经银白了,脸上表情挺严肃。

由于阿婆的客栈没有院子,我不是太满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阿婆一听,二话没说就带我们下楼,说是替我们去找有特色的客栈。到了隔壁的纳西人家客栈,是个传统的纳西四合院,院里还有个秋千,我觉得挺好的。老板娘还剩两个房间,小的开价一百,阿婆沉着脸驳回她:“这么小的房子还收一百,八十就行了。”

胖胖的老板娘应了声好,声音有点怯。我看着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忽然觉得瘦小的她其实挺气派的。

第二天还在梦中,就听到了敲门声,阿婆站在窗外叫我们:“快起来,去我那儿吃早餐。”

梳洗完到了隔壁,好家伙,一大桌子人正围坐在一起吃早餐,我们名不正言不顺的,讷讷地不敢行动。阿婆拿出两条小板凳,招呼着我们往桌前坐。早餐很丰盛,白粥油条,乌江榨菜,还有一盆鸡蛋,不限量,随便吃。

吃饭的时候大家嘴也没闲着,就聊了起来,原来都是来丽江旅游的游客,有住在阿婆那儿的,也有没住那儿的。有群北京的游客刚跟团从香格里拉回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着藏族导游的凶悍,四五十岁的阿姨,在阿婆跟前居然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似的,说话间隐隐带着向母亲撒娇的味道。

阿婆虎着一张脸坐在旁边,像训小孩一样训阿姨们:“我叫你们别去,你们非得去。不听话,现在知道了吧?”语气还是硬邦邦的,可谁听了都知道这老人其实是个古道热肠。

普普通通的一顿早餐,就着阿姨们的说笑和阿婆的训斥,我居然吃出了家的味道。

当天阿婆让客栈的大叔领我们去拉市海骑马划船,上午玩得挺尽兴的,下午大叔把我们送到了束河,解释说不知道我们玩多久,所以不过来接了。路上和大叔闲聊,才知道这个阿婆姓杨,七十多岁了,一辈子都没有结过婚,脾气怪怪的,可人特别好。大叔告诉我们,有次他父亲病了,阿婆坚持要陪他们去昆明看病,来回的路费都非得不让他给,得自己掏。

阿婆是电信局的退休工人,领着两千多的退休工资,客栈一年下来也至少有个十来万的收入,她孤身一人无处花钱,开客栈也只是为了有个念想,并不是纯粹为了赚钱。所以为人处世颇有点儿仗义疏财,很多人接受过她的帮助,光是给一个马队就捐了几吨水泥,在丽江人面很广。

我们在束河待了一下午才回丽江去,刚进客栈,老板娘就迎上来说:“不到六点阿婆就来叫你们吃饭了,我让她先吃了。”

晚上见了大叔,觉得他脸色不太好。后来才知道,那天阿婆见我们久久不回来,又没有我们的电话,心里着急,就埋怨大叔为什么不去束河接我们,说他做事“不地道”。为了两个陌生人而不惜开罪多年的邻居,看来这个阿婆的确有点怪,好得离谱,也怪得离谱。

我们还是想去香格里拉,阿婆只得帮我们报了一个团,给的是全城最低价。第二天约定六点钟就出发,天还没亮,当我们来到阿婆的客栈时,她已经熬好了稀饭,并督促我们吃了下去,我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就起的床。

当时我就穿了件短袖,阿婆板着脸训我:“知道这边冷也不多带点衣服来。”转身就进屋找了件粗线毛衣,非叫我穿上不可。怕我们有高原反应,阿婆又忙找了瓶氧气给我们。

两天的香格里拉之旅,给了我们一行三人满腹的委屈。回到客栈,见了阿婆,三个人忙不迭地诉起苦来,阿婆就像以前训那些阿姨一样,板着脸训我们:“谁叫你们不听话了,叫你们别去非得去。”

晚上,阿婆领着我们吃完饭就催大家回客栈,原来正好赶上了纳西族的火把节,她特意留了三个火把等我们回去点。路过丽江广场时,我说想和她合张影,阿婆白了我一眼:“有什么好照的,你好烦啊。”我悻悻地低下头,她却笑了:“等下回客栈点了火把再照,这个广场没啥好照的。”

火光融融下,我们一伙年轻人聚在一起,阿婆撺掇着几个小伙子不停地跳火把,跳了一次,她还不满足,又说:“我没看见呢,再跳一次。”也许是受到了年轻人活力的感染,那晚阿婆笑得很开心,也不像平常那样虎着脸训人了,所有人都争着和她合影,火光掩映着阿婆灿烂的笑脸,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