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
肝病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以及有损肝脏的药物等,都要经过肝脏处理,使毒物成为比较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细胞常常会因某些原因受伤或遭到破坏,导致肝脏机能受损,引发各种肝病。肝病种类繁多,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都是常见的肝病类型。我国最常见的肝病是病毒性肝炎。目前公认的病毒性肝炎有五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2006年卫生部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据此推算,到2006年,全国累计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以上为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我们再看另外一组数据,我国每年有10余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因肝硬化致死的人数更多,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人民币。还有第三组数据,我国居民因长期大量饮酒或者肥胖引发脂肪肝,脂肪肝在大中城市的发病率已达人口总数的8%-10%,患者主要为中青年,而且还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所以说,肝病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肝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如病毒感染、毒物或毒素中毒、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药物中毒等。这些病因大多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急性甲肝和戊肝由饮食饮水不洁、生吃肉食或生猛海鲜造成;有些丙肝和乙肝患者因卖血、文身或性行为发生传染;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由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皮肤黏膜破损及性接触传播;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则是由酗酒、饮食无节制所致。
肝病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大家一定得警惕。由于肝脏本身缺少痛觉神经,因此肝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一旦发生疼痛,病情往往已经恶化。古人说“病人膏育”,所谓的“膏”就是人的横膈膜,“育”就是腹部大网膜,这个位置最主要的器官就是肝脏。因此,对于肝脏,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保护。
注意五大营养素平衡
要注意肝脏的承受能力,记着给肝脏减负。
说到肝病,大家大可不必谈肝色变。首先是不能听信别人的经验介绍胡乱吃药,要根据医院的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加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病情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说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是关键。对肝病患者来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这五大营养素每天必不可少,但必须维持体内的一种均衡状态。不能在一餐之内就把一天所需的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一次摄取。要注意肝脏的承受能力,记着给肝脏减负。
蛋白质的吸收
肝脏由大量蛋白质构成,谈到肝病营养治疗,首先要强调蛋白质吸收的必要性,但也要区分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分期,予以分别对待。
对于急性肝炎恢复期、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无症状时期的患者来说,为了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增加蛋白质的供应是必要的。一般来说,每天补充的蛋白质以每公斤体重1.2~1.5毫克为宜,全天蛋白质能量占到总能量的15%-20%就可以了。
如果肝硬化病人肝脏机能显著降低,这时补充过多的蛋白质反而有害。肝脏机能极弱,蛋白质产生的代谢物质比如氨得不到及时处理,血液中氨的含量异常增加,可能造成病人思考能力下降、意识模糊,甚至陷人思维混乱状态。因此,肝硬化患者一旦症状明显,蛋白质的摄取量必须降低,有平常的一半就够了,甚至可以更低。
脂肪与碳水化合物
脂肪能量极高,1克脂肪能产生9大卡的热量,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只有4大卡。大家要明白,在脂肪的消化过程中,肝脏是重要的一环。所以肝脏一旦生病,脂肪摄入量就要减少,否则很容易增加肝脏的负担。这时脂肪占全天能量的20%-25%就行了,一天吃下去50~60克脂肪比较合适。相对来说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比较完全,可以供应体内能量,又不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可以适当增加。
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像体内的润滑剂,可以活化肝脏机能,帮助肝脏恢复正常运作,所以它们的摄取量应该比平常多一些。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吃500克黄绿色蔬菜和200克水果,肝病患者可以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取量。特别是黄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