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吃好比好吃更重要:洪昭光谈怎么吃最健康 > 默认卷(ZC) §第6章 顺应季节,调理营养

默认卷(ZC) §第6章 顺应季节,调理营养

春寒料峭,增强抵抗力

饮食清淡、低脂,少吃刺激性食物。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化无常,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活力增强。特别是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对气温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内分泌系统没有得到及时调节,十分容易发病。我国民间有“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的说法。春天乍暖还寒,冷暖变化大,要注意保暖,多“捂一捂”;户外活动要循序渐进,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运动量不要过大,不能过于疲劳。

具体到饮食上,应尽量做到清淡、低脂,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塔菜、芥蓝、西兰花、柑橘、柠檬等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能够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食物富含维生素E,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春天也是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高发期,将蜂蜜隔水蒸热后,于饭前空腹服,有明显的养阴益胃功效。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病人,多吃点枇杷、橘子、梨、核桃、蜂蜜等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春天老年人血压容易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每天吃些香蕉或橘子,能降低血液中的钾离子含量。经常食用含钾较高的柠檬、梨等,对防治高血压也有益。

夏日炎炎,心要悠闲

仲夏常常有三高:中暑发病率高,脑卒中发病率高,冠心病发病率高。

炎炎夏日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时节,按“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观点,是一个容易患病的时节。仲夏常常有三高:中暑发病率高,脑卒中发病率高,冠心病发病率高。尤其是气温高、湿度高的桑拿天,由于出汗多,血液浓缩,血黏度高,往往患脑血栓、心肌梗死的人也多。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夏季闷热,很多人容易“心理中暑”,表现为心情不好、烦闷、浑身难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种“心理中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天气炎热时,冷饮是很多人的最爱。实际上食管与心脏位置相近,食道在心脏的后部,胃在心脏的底部。一下进食大量冷饮,让心脏骤然处在一种冰冷的环境,血管收缩,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曾有一位29岁的青年人,一天下班后豪饮冰啤1.5升,仅半小时后就因心梗死亡。

古人说,夏三月应该晚卧早起,就是说,晚点睡觉、早点起床。另外,中午午睡,才能保证下午有个好精神。研究表明,中午午睡的人比不午睡的人,心肌梗死、心脏病发病几率少三分之一。因为人从早上起床后,血压就逐步升高,睡午觉就可以使血压降下来,有一个低谷。若不睡午觉,那么人体一整天都处在血压升高的状况,可一直持续到晚上睡前八九点钟。

夏季还要多喝水。中老年人本身血黏度比较高,在一天中,天亮时分人体血黏度最高,因为经过一晚上的睡眠,人体内的水分会减少约600毫升,天亮时水分达到最低。因此,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半夜醒来也可以喝点水。在空腹的时候喝水,10分钟后就会被人体吸收。另外,夏季还可以多补充一些防暑降温的水果,如水分比较充足的西瓜等。怎样检查自己是否缺水呢?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晨尿。若尿又少又黄,就说明缺水。缺水对人体肾脏、心脏危害很大。人体的代谢产物都是肾脏排泄出去的,其中就需要用水来溶解。如果水分不够,肾脏就需要反复地浓缩尿液,易导致肾脏负担过重。水分不足,人体血黏度增高,容易造成心肌缺血,伤害心脏。因此,除三餐外,每天喝1500毫升水,是对肾脏也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

夏季还要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这些营养元素主要从日常食物中补充。夏天出汗多,容易把维生素B族带出体外,导致食欲不振。虽然照常吃饭,体内却能量不足,人会显得无精打采。维生素B1的最佳食物来源是谷类,如小麦胚芽、糙米、黄豆等。肉类中猪肉的维生素B1含量最丰富。维生素B2负责转化热能,在活动量大的夏天更需要它。维生素B2的最佳食物来源是牛奶、乳酪等乳制品以及绿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人一旦缺乏维生素B3就会焦虑、不安、燥热,所以夏天常常觉得烦躁。富含维生素B3的食物有牛奶、鸡肉、鱼类等。人在暑热中容易感觉压力太大,这时候就需要补充抗压的维生素C。自制的苦瓜汁、芹菜汁、菠萝汁等,既可以补充水分,也能补充丰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