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含蛋白质较多,含胆固醇也比一般食物高;新鲜蔬菜里维生素C含量很多,肉食中则没有这种营养素。偏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体内某种营养素过多或缺乏。吃鸡蛋过多,蛋白质是增加了,但胆固醇也多了,就可能促使动脉硬化发生;只喜欢吃肉类,不吃蔬菜,很容易引起维生素C的缺乏,从而引起坏血病。
偏食习惯不好。长期偏食容易营养失调,抗病能力低下,身体发育不良。比如多吃糖容易引起胃病、糖尿病、皮肤病;多吃肉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吃得太咸容易使血压升高。
贪食带来营养过剩,让许多人患上了富贵病。卫生部的资料显示,由于居民饮食的高能量、高脂肪,加上体力活动少,中国居民患慢性病的人数近几年急剧上升。现在18岁以上的人,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血脂异常人数达1.6亿。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小胖子更是遍地都是。
按照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按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0000亿元人民币估算,中国每年为此损失约3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的营养不良造成的。这与20年前中国因为营养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形成极大的反差。
孩子最容易偏食挑食
孩子偏食挑食,往往是家长们惹的祸。
这几年中国青少年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问题非常严重,“小豆芽”和“小胖墩”满街都是。孩子的营养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并不是父母没钱,孩子吃不起东西,病根在孩子偏食和挑食的行为上。
孩子偏食和挑食的比例有多高,我不用举多少调查数据,大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再看看亲戚朋友和邻居,就能看出这事有多普遍。很多人并不知道,长期偏食让孩子对某些营养摄入不足,某些营养却吸收过量。儿童营养缺乏,很容易患上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缺锌症和夜盲症,让他们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长、抵抗力差、情感和智力发育受到损害。偏食挑食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调查发现,凡是有挑食习惯的儿童,一般都不可能保持良好的食欲和最佳进食状态。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偏食挑食习惯苦恼不已。但他们不明白,孩子偏食挑食,往往是家长们惹的祸。孩子偏食挑食可能是模仿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些孩子已经出现了偏食挑食现象,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一味迁就,投其所好,生怕孩子饿着,更不会把自己不喜欢的食物给孩子吃。还有些父母强迫孩子进食,往往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看到食物就厌烦。有些父母只给孩子重复做几种食物,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当然就不愿接受别的食物了。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先要从改变大人的行为习惯开始。
饮食要讲究,不能瞎凑合
多吃粗粮,多吃鱼肉、豆制品,饭菜咸淡适中。
给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提个醒,要想健康快乐一百岁,无病无痛一身轻,在饮食上千万别马虎。
首先,多吃粗粮,保证膳食纤维的供给。
第二,多吃鱼肉、豆制品,保证蛋白质的及时补充。有人认为老年人摄入蛋白质越少越好,这个观念要不得。
第三,饭菜要咸淡适中。过咸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过甜会引发糖尿病,不利于健康。
第四,进补要适当。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补品,老年人适当地服用一些补品,对身体自然有好处。但补充过量就可能害了自己。有人喜欢睡前吃补品,却不知这样会增加血液黏度,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这类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就找上门来了。
有些老年人爱喝酒,这不好。喝酒加重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肌梗死。还不如多喝些牛奶、酸奶或者豆浆,不但补钙,还对便秘、高血压有辅助治疗作用。这些才是老年人健康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