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转变观念开始
健康生活就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不是说不吃或者少吃,它讲的是怎样吃得合理、吃得科学、吃出美味、吃出文化、吃出健康和快乐。
吃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维持生命、维持健康最重要的行为。
同志们,汽车跑动需要汽油,空调制冷需要电力,人的生命的维系需要能量。食物的任务就是供给能量。人体也像一台机器,需要食物的营养来运转。人体所有的动作,都需要食物能量的支持。器官的生长发育同样需要食物提供“建筑原料”。
食物还是非常理想的体内清洁剂。鲜果、鲜菜汁能分解体内堆积的毒素和废物,海带可以分解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猪血汤有解毒和滑肠的作用,黑木耳和菌类植物能清洁血液和解毒。这些食物都能有效地清除体内污染。
据统计,人的一生,以70岁寿命计算,包括饮水在内,总共要摄入近60吨的食物。这样庞大的食物总量,与药物和各种营养品相比,肯定更能影响人的健康状态。
2001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世界各国的3000余位营养学专家经过热烈讨论,最终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我们中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充分注意到饮食行为的极端重要性,他们把健康生活方式归纳为两句话、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不是说不吃或者少吃,它讲的是怎样吃得合理、吃得科学、吃出美味、吃出文化、吃出健康和快乐。
小贴士
长寿之乡的饮食奥秘
目前,全世界有五个地方被国际公认为长寿之乡,它们是:广西的巴马、新疆的和田、巴基斯坦的罕萨、格鲁吉亚的阿巴哈吉亚、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
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五大长寿乡中唯一的长寿老人不断增多的地方。巴马人的饮食特点是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每日两粥一饭,主食以玉米粥和大米粥为主,另有白薯和各类蔬菜、豆类等天然食品。
新疆和田的拉依苏村的2400多人中,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6人。居民以谷、菜为主,谷物又以馕和馍馍为主,面食占到69.5%。他们喜欢喝当地的一种茶水,不喜欢吃过多的甜食。
在巴基斯坦的罕萨,当地人几乎不患病,八九十岁仍然在地里劳作,很多人都能健康地活过一百岁。他们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欢吃粗制面粉、奶制品、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酒。
在格鲁吉亚的长寿之乡阿巴哈吉亚·居民每天都吃用玉米面做的面包和粥,至少喝两杯牛奶、三四杯酸奶,不吃香肠、熏肉或火腿,很少吃蛋糕、土豆、动物油脂和糖果;不喝咖啡,主要喝当地产的茶。当地人的饮水呈微碱性,与人的血液pH值几乎相同,使这些长寿者的血管保持柔软、血压偏低、脉搏正常。
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约5000人中就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比尔卡班巴人以素食为主,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很少吃动物性食品和高热量食品。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习惯
没必要过分讲究什么样的食品是健康食品,更不必被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说法弄得团团转,怎么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今天的世界,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结果是人们的幸福度并没有增加多少。相反,由紧张生活和膳食不合理所带来的各种慢性疾病却不断增多,同时发病年龄还不断年轻化,生命和健康已成为当今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实,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经历了600万年的进化,大自然把人类的健康决定权交给了人类自己。在健康的总分中,除了父母遗传基因的15分外,环境占了17分,医疗占了8分,而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占了60分。在生活方式中,科学的膳食就占了13分,远远超过昂贵复杂的占8分的医疗,这正应了中医的一句老话:“药疗不如食疗”。
食疗作用比医疗作用大得多,却基本不用花多少钱,还省时省力,而且只要牢牢记住一句话就够了,这就是:科学生活,合理膳食。这八个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金玉。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西方有谚语“吃得怎样,你就怎样”,意思是,吃得健康你就健康,吃得不健康,你就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