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权欲 > 第23章

第23章

可若是徐侯爷承了他胡宗明的情这件事传了出去,吴平之便再不可能对这人视若无睹了。

所以,胡宗明短时间内必要升官,可升到哪儿,是否还留任京中,那就全凭吴平之一句话了。

良齐稍一解释,沈轻就懂了。她灌了杯茶,咽下嘴里的吃食问道,那你呢?”

良齐眉梢一挑,眼底有jīng光一闪而过。

他伸手拿起了快金丝苏饼,漫不经心道,那胡宗明一升,不就缺了一个吏部郎中的位置么?”

沈轻顿了顿,一下就明白了良齐的全盘计划。

薛廉当年入狱,只因两个人推波助澜最为厉害。

其中撰写罪状奏折的便是曾经的吏部侍郎,现今却升任吏部尚书的吴平之。

假如事态真像良齐说的发展下去,恐怕空缺的吏部郎中便是他下一个告身,他也会离吴平之更近一步。

这个原本是自己想出来亲近徐巍的计划,到最后演变成了一石二鸟之计。

现下再看,那只会溜须拍马不学无术的胡宗明,真是自己想起来要去翰林院查典籍的么?还是碰上了旁的什么人,在不经意提醒”间,冒出的这个想法呢?

手里捏着的栗子糕蓦地没了滋味,沈轻看着眼前温润如玉的良齐,心里暗道一声,这人上辈子八成是个狐狸jīng吧!”

作者有话要说:大半夜的......突然想吃苏饼的我........T.T

哎,饥肠辘辘码字什么的,太痛苦了~

第12章 识破

孟昭元年冬。

岁暮凋寒,长安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在这寒冬腊月的年尾巴里,吏部同时发出了两份告身。

与良齐料想的一模一样。

第一份,原吏部郎中胡宗明升晋州知府,于孟昭二年三月初八前到任,正四品。

第二份,原翰林院七品编修良齐升吏部郎中,即刻到任,从五品。

两份告身一出,满朝哗然。

胡宗明没什么问题,有意思的是这位编修。

要知道,良齐任编修进翰林拢共才仨月不到,就算是状元及第,殿试榜首,这七品升五品,从翰林到吏部,速度也太快了。

大庆朝文官以内阁三学士为首,下设六部九卿,再到地方官制。

若是让百官评选最想任职的司设”是哪儿,绝大多数必然要选吏部。

不为别的,就因为吏部手里捏着所有人的命脉——它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

吏部下设四清吏司,分别为文选、验封、稽勋、考功,你能不能当官儿,能当什么官儿,什么时候能当官儿,去哪当官儿,这全在吏部的管辖范围内。

换句话说,吏部尚书吴平之,一只手攥住了大部分官员的前途。

吴平之此人,因油水贪的太多,愣是撑出了个溜光水滑的宰相肚”。再加上他一张脸又圆又白,见谁都是未语笑三声”,故而养出了副喜气洋洋的样子来。

连内阁首辅周璁也曾笑他怀里抱条鱼便可去当年画”。

在大庆为官,若是你想出头,请前方左拐找吴尚书,切记要带上你的礼物”。

什么?你说你得罪了这位大人?那不好意思,请速速收拾行囊,去边疆那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喝土吧。

吴大人只手遮了大庆朝的半边天,那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向来都只有别人上赶子讨好他的份儿,极少能碰上扎手的硬茬子。

可极少,并不代表没有。

这不,今儿就来了一位。

良齐穿戴好新的朝服,从嘉猷门而进,款步走过长长的芳林街,径直来到了威严煌煌的吏部大门前。

他并未着急进去,而是仰头凝望着悬于房梁之上的镶金匾额。

那匾额上所印的公正持衡”四字乃是先帝亲笔所书,苍遒有力。

良齐一动不动地伫立在原地半晌,喃喃的把公正持衡”来回念叨了三遍,才扯出抹不易察觉的笑来。

挂羊头卖狗肉,恶心。

他撩起朝服下摆,端正了下表情,慢慢悠悠的抬脚上了楼梯。

良齐新官上任,还是从吴平之手底下亲自拨出去的告身。一大早,尚书大人便窝在自己四尺见方的公桌前等这位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