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主动承担责任,不禁出言劝道:“杨将军,此事是众位将领战前会议商讨决定,非你一人之过,若要论责,大家都有份……”
杨再兴伸手置于耳侧,示意他不用再说:“这个就不用再讨论了,我想说的是,大家时刻都要牢记官家的教导,遇到难题,要多用心思。例如此次攻城,起初,过分偏信了以火枪、手雷发动雷霆之击的效果,从而忽略了传统攻防之长。金兵针对我军采用了龟壳防御之策,虽然显得过于保守,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给我军造成了大量伤亡。但第二次攻城,我军几无人员伤亡,便大获全胜,何也?”
一众将领闻言,皆有所思。
是啊,两次攻城,结果迥异,为何?
一名将领想了想,迎着杨再兴的炯炯目光,起身答道:“末将以为,金兵的龟壳防御有破绽,这就是我军的机会。再先以袭扰战术令敌放松戒备,而后,杨将军和吴将军身先士卒,以传统方法夺城,出乎金兵意料,最后,以新式战法巩固战线,稳步推进,一举破城!”
“嗯,”杨再兴赞许地点点头,说道:“你说的对,目前正是新式战法推行初期,新旧战法如何融会贯通,仗要如何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大家仔细考虑,稍后把这项内容加进去报给官家。”
不得不说,杨再兴的头脑很清醒,思路很清晰。
这次的攻城之战虽然只是北伐途中甚多战例中的一例,而且也不算多新鲜的课题,但杨再兴顿悟的过程对众多将领而言却是极具参考价值。有了这个领悟,其他将领就会少走些弯路,减少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看完杨再兴的战报之后,赵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军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课,所以,杨再兴非但无过,而且有功。”
然后,他立刻将战报批转给宗泽,让他认真研读,将该战例加入到教材中去。
想着杨再兴和完颜昌过招的情形,他突然想到:是不是该考虑给中层以上将领每人配备一支短枪了?
这回完颜昌还算讲武德,没有围殴杨再兴,那以后呢?
总不能都指望敌人讲武德、守规矩吧?
在他看来,两国交战,怎么做都没有保住自己将士性命、干掉对手实在。
他是想到就做,于是立马吩咐:“去军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