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次打架,定然是有原因的,可是阿布凯做错了什么?”
元寿有些吃惊:“额娘你不担心是我做错了什么?”
“我自己的儿子我自己知道,虽然鼻孔朝天恨不能在脑门上刻着天下第一聪明人的字,但他向来讲道理,能听得进劝言。”静怡笑着说道,元寿黑着脸喊道:“额娘,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夸你呢,你虽然不算天下第一聪明,但也绝对能排的上前一百。”静怡笑着说道,看没了别的伤处,就给元寿将衣服穿上,抱着他放到地上,元寿踢腿:“额娘我都不是小孩子了,你不要抱来抱去的,我自己会下来的。”
“你长大七老八十也得叫我一声额娘,也照旧是我儿子。”静怡戳他脑门:“好了,现在站好了,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说不明白明儿就不用去上学了,你看你阿玛也没用,你阿玛教训你的时候我是从来不插手的,但我问话的时候,你阿玛也是从来不会管的。”
这也算是两个人的小默契,谁也不去干涉谁的教育方式。
“若是不老实,晚饭也别吃了,当然,点心什么的也是没有的,你今儿就和安康住一起,等你什么时候说了才能吃饭。”
安康在一边拍手:“好啊,和哥哥一起住。”
元寿瞬间想起自己被尿冲醒的早上,一张脸别提那表情多郁闷了。再看看胤禛,很明显,胤禛那表情就是不想搭理的。
左思右想,衡量了一番,又估摸自家额娘的武力值,然后才哼哼唧唧的说道:“阿布凯说我小舅是沾了阿玛的光,这才能跟着出征的,是占了他们家的好处。”
静怡想了想才问道:“他原话是什么?”
元寿又不想张嘴了,捏着手指头就是不出声。
“你不说那我就随意猜了啊。”静怡挑眉:“他是不是说你小舅没本事,吃软饭?拽着女人的裙子上来的?”
元寿一脸吃惊,静怡又说道:“还说你小舅现在享受的一切,该是他们那拉家的?说你现在享受的,也不该是你得的?还说了你额娘我的坏话?”
她一边说,一边看元寿的表情。元寿就算再聪明,也还是小孩子,所以静怡再教导他的时候,从来不说康熙胤禛还有福晋的坏话,向来是夸赞他们。
再说又是亲儿子,元寿抖抖眉毛静怡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将元寿精心修饰过的话,全都给还原出来了,看元寿还是一脸吃惊的表情,静怡忍不住叹气。
这事儿,其实她早有预料。
福晋没儿子,别说福晋是已经猜出来胤禛的前途了,就算是没猜出来,也还有个雍亲王的爵位在吊着呢。若是福晋有儿子,能享受外戚最好待遇的,定然是那拉家。
可现在,说不定是李家,说不定是钮祜禄家,也说不定是耿家。然而,李家不在京城,耿氏还是个庶福晋,目前来看,能得胤禛照料的,也就一个钮祜禄家。
给文浩请了武先生,又找了文先生,特意栽培,在出征之前还特意找了个小的剿匪平乱战争让他去练手,去立功。这一桩桩,有心人定是能看在眼里的。
静怡不傻,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
那拉家既然没得到,那肯定是不会甘心的。阿布凯那小子,向来是藏不住心事的,当初静怡看中他,选了他给元寿当伴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阿布凯是个直性子。
所以,别人都还没跳出来的时候,阿布凯就先跳出来了。
这事情,其实是越早解决越好的。两个方法,一个是安抚福晋,以后继续抱着福晋的大腿。第二个就是抛开福晋,自立山头,反正她现在,也够资格独立了。
但是,做人不能没良心。静怡还记得当初福晋对自己的提拔,所以第二个选项,她有些排斥。可第一个,在猜了阿布凯的那些话之后,静怡自己心里也有些膈应。
虽说文浩确实是借了胤禛的势,可这东西,各凭本事啊。我能说动爷为文浩考虑,也是因为文浩本身出息,能让爷满意,王爷这才会愿意为文浩打算。
你若是不高兴,你在你娘家扒拉个出息人出来,也推荐给王爷不就行了吗?胤禛一个亲王,以后前途还会更往上的,会嫌弃自己手里能人多?
当年的事儿,静怡也是偶尔听胤禛说起来过的。
你自己不愿意给胤禛推荐你娘家人,背地里却又是觉得我钮祜禄家占了便宜,抢了你们那拉家的东西,这不是当了□□又想立牌坊吗?
既想要好处,又不愿意让娘家兄弟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