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但至少能给他添堵。
胤禛既然自己有报仇的意思,那静怡就不去过问了。免得问多了,像是自己不信任胤禛一样。
到了三月,宫里来了圣旨,赐了大格格爵位和名号,并指婚。胤禛只这么一个女儿,早两年就开始为大格格谋划。康熙也算是给自家儿子脸面,就应下了大格格留在京城的请求。
当年胤褆府上,也是嫁出去两个,留下来两个。胤祉则是没这好运气,一个嫡女一个庶女,全都嫁到蒙古去了。
指的是那拉家,但和福晋没多大关系,倒是和大阿哥胤褆母族,惠妃的娘家更近一些,额驸那拉星德,应当要叫惠妃一声姑母。
静怡自己安安揣测,大约这时候,康熙已经开始看好胤禛了?所以,想为大阿哥的性命做个担保?
不过她知道的东西就那么多,这只是合理想象,并没有真凭实据,胤禛也不曾说过什么,所以静怡很快就放下了。
李侧福晋倒是挺高兴的,整日里拉着大格格讨论嫁妆的事儿。她现在也不和福晋闹别扭了,终于醒悟过来,想要讨好福晋一番,让福晋在大格格的嫁妆上面松松手了。
只可惜,福晋早就看透她为人了,哪怕李氏上赶着拍马屁,福晋也只是不冷不热的。
七月,宫里再次来了圣旨,将大格格的爵位又提了一下,从郡君变成了郡主,并点明了婚嫁日子。于是,阖府开始为大格格的婚礼准备起来。
进了八月,耿氏肚子就大的看不见脚尖了,福晋早早就让人找了接生嬷嬷,又准备好了奶娘和丫鬟。八月初十,瓜熟蒂落,耿氏早上开始发动,她是头一胎,虽然身子健康,但也是折腾了大半天,到下午才平平安安的生了个小阿哥。
元寿闹着要看小弟弟,被静怡给镇压了,他年纪还小呢,毛手毛脚的,万一碰着了小阿哥可怎么办?
对,现在的小阿哥,已经不是元寿了,而是耿氏刚生下来的那个五阿哥。
福晋很是欢喜,当即赏赐府里所有人一个月的月钱,耿氏院子里伺候的,多加了一个月的。
伺候小阿哥的奶娘有两个,和元寿那会儿的份例是一模一样的。
“耿妹妹也正好是赶上了,这出了月子,正好能跟上大格格的婚礼。”武氏看了小阿哥,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