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们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的。
一道银线牵引的碧绿色的宝剑,就仿佛追命的夜叉,凡是胆敢冲击城门的守卫军,他们的脑袋都是冲天而起,噗通一声掉落在地,只留下满地的热气腾腾的血液。
死了十几个人之后,剩下的再也不敢靠近。
眼看城门已经开了一条缝,守卫军们顿时丢盔弃甲,发一声喊转身而逃。
是的,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城门的开启,还不如趁着叛军还未入城之际,赶紧脱掉军服,隐藏在老百姓中,这样说不定还能逃得一命。
燕王的骑兵队早在城外等候多时,当见到城门缓缓拉动,出现一条极其狭窄的缝隙之时,骑兵将领挥舞着长矛,呼啸着便向城门口冲来。
他们的时间卡得刚刚好,当第一个骑兵冲到铁门门口之际,士兵们刚刚将沉重的铁门拉到只能供一人一骑通过的空档。
骑兵全力冲刺的速度非常之快,即便只能一骑通过,但瞬息之间已有十余骑冲向了正在逃跑的守卫军们,他们借助惯性,刀口只是轻轻一拉,那些守卫军便身首分离,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发出。
随着铁门渐渐完全打开,骑兵队更是畅通无阻。
一时间,京城内大乱,更是有一些房屋沾染上了火势,火光将每个附近的士兵脸上照得通红。
见城池已破,城墙上的守卫军无心恋战,纷纷退去。
历州军攀爬了上去之后,乘胜追击,没一会儿的功夫,人数占优的守卫军便已是溃不成军,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了。
京城的天,终究是变了。
当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烧了一夜的房屋已然成为灰烬,幸好燕王组织人手进行灭火,火势这才没有蔓延到更远的地方,算是保住了整个京城的安危。
精通消息的人们畏畏缩缩地从窗户里向外窥探,看这支传说中骁勇善战的西北强军会不会像土匪那般打家劫舍,如果这样的话,那京城真的是要陷入无穷无尽的劫难了。
正文 574、终章(八)
不过,让普通居民感到心安的是,历州军虽然谈不上有多秋毫无犯,但终归没有像往常历史中那样,攻下城池的叛军会大掠三日,不封刀,凡是看中的女子皆可掳走。归根结底,还是叛军的首领燕王体内流着先祖血脉的缘故吧。
这京城的天,延续了百年的正统血脉,看来终究要被藩王所替代了。
历州军虽然兵马不多,但个个骁勇善战,执行命令非常果断和果决,时间刚刚推移到了中午,城中作乱的溃军已被历州军全部驱赶到京城的一角,数十人毫不客气地被砍下了头颅。
一时间血流成河,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吓得剩下的败兵们瑟瑟发抖,哪里还敢有别的动作。
而作为京城中最大的建筑群皇宫的进出口,也被历州军迅速夺取了控制权,顺利的程度超乎了燕王等人的想象。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皇宫内也乱成一团,有人乘着夜里历州军攻城之际潜入皇宫内,将简贵妃吊死在了议事大殿门口,吓得太监宫女们屁滚尿流。可是,无论宫中禁军怎么寻找,也压根发现不了刺客的丝毫踪迹。皇帝知晓此事之后,也是惊得手中时刻不离的拂尘掉在了地上,雪白的丝线沾满了熏香的余烬。
十几年以来,皇帝似乎已经习惯了整日里修道的生活,朝政大事反正有简贵妃帮着参详,这么多年来国家正常运转,似乎也没有出什么大事,而如今,简贵妃忽然惨遭横祸,一向沉稳的皇帝顿时乱了手脚。
他再不济也是个皇帝,是站在天下顶点的男人,他有一种感觉,简贵妃的死,实际上敌人的矛头对准的却是这个该死的皇位。
简贵妃的尸体刚刚卸下没过多久,皇宫里就出现了一个久违的苗条人影。
“是长公主殿下!”宫女们兴奋地叫嚷道。
在这冷酷的宫中,也只有长公主在的时候,还能给人一点温暖,后来因为简贵妃嫉妒她的得宠,想尽办法将其逼出了宫外,太监宫女们无不为长公主的遭遇而感到忿忿不平,但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简贵妃一死,长公主回宫,是不是意味着后宫中的天也要变了?
长公主一身黑衣,面纱已经撤去,脸庞清秀、面色沉静,步子轻盈却一步一顿,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在心头盘亘。
她的身后跟着百余名披着铁甲手持利刃的历州军士兵,他们的刀剑上还残留着新鲜的血迹,目光凶狠,凡是与他们视线接触的太监宫女们,无不吓得趴在地上,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