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两天吃完晚饭,若锦都是自己回房间,关上门写作业,叶惠则是早早洗洗睡了。
谁知这天,苏妈妈告诉女儿,叶惠想要辞职。苏妈妈感到可惜,因为叶惠做事还是很细致的,帮了她不少忙。但这孩子最近看苏妈妈的展位上络绎不绝来的都是各国老外,又发现自己不是很能应付,再加上被公司里最早跟老板,做得最好的业务员说了句“客人来了不要自己坐着,要主动点”,就受了打击。
苏妈妈有些叹笑地对女儿说:“她最近一直跟我说,‘姨,我在那里根本帮不上你的忙,木木的就会拖后腿,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个,还是回去吧。’可是,就像我们的会计张姐说的,小姑娘们哪有多少经验?都是慢慢积累出来的。让你现在跟我去,你也肯定不会主动跟客人jiāo流。你爸就说,像你,总要到30岁以后,才能抹得开面子,能主动点。现在么,总归是磕磕碰碰的,这又没关系的。”
若锦沉默着点头,表示同意。她也不喜欢有些场合,有些人说话的腔调。但很多时候,是容不得你挑剔的。
接着,苏妈妈又说了些猜测,她觉得叶惠是看若锦生活得比较惬意,羡慕了。她跟她妈妈打电话,说想继续读书,还埋怨她妈妈当初给她选的专业不好,不能读研,也不适合考公务员,根本不实用。而她亲眼看到若锦想买一个800多块的绘图板,苏爸爸苏妈妈不用想就点头了。其实她不知道,这钱都是若锦自己赚的。
不过,若锦非常理解她。想她当年,也体会过类似的苦闷。年轻的女孩子,总会为出路迷茫。有时候和家长说,家长却只会从钱的角度想问题,根本都没那个耐心听自己倾诉苦闷,就急急地劝说孩子,要努力,要务实,又是一大堆摆事实讲道理。问题是,谁不知道这些呢?可自己的心情,却是更加烦闷。
苏妈妈又讲了些这次展会的收获。
本来他们的展位不算很大,对面的一家规模还更大。但对面的业务员小姑娘只是坐在那里打电脑,客人来询问,只是抬头看一眼,随口一说。这样不是把商机往外推?直到过了几天,苏妈妈看到对面来了一个男人,于是过去问小姑娘,她的老板来了没。小姑娘还说是没来。但不一会儿,与苏妈妈有合作的一个德国人来了,告诉她说,那个男人就是老板啊。
于是苏妈妈上前去搭讪。被她三问两问的,对方原还有些矜持,后来见她的展位上坐了与自己也有合作的德国老品牌的经理,顿时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他问苏妈妈的老板是谁。苏妈妈知道他的资格很老,自家又不怎么做内销,他可能不知道苏爸爸,于是说了苏爸爸曾经工作过的老厂的销售经理,也是苏爸爸的师傅的名字。对方果然知道。
苏妈妈问起了最近行业内传得沸沸洋洋的一个老板尹兵的情况,听说他最近投资了2000万买了新的机器,要自己做染色。苏爸爸最近也有点蠢蠢欲动。但苏妈妈却不看好。自家做得虽好,可投资这么多,万一没生意。那机器就是废铜烂铁,还不断吃钱。倒还不如多进些宝石,就算现在卖不出,可也有价值。2000万的机器投下去,必须要能够拉到单子。为别人加工啊。要是需求没这么大,还得还贷,可不得急白了头发。
谁想,对方透露的内幕消息,却正如苏妈妈所担心的。知道的人都说,尹兵最近真是不断地挠头。他原还想让儿子媳妇跟着一起做。可生意没有设想的好,银行还不断催款,把他们给烦的。最近直接又出国读书去了。没办法,尹兵自己又不懂外语,路子就窄了不少,现在真是愁得不行了。他原是个厉害角色,二十年前苏爸爸还是个工人呢。他已经开着奥迪了。后来败了,却又重新振作。把生意做得更大。可惜现在,真是难熬了。
若锦听着,也是唏嘘。这些土老板,虽没什么文化,可真是会钻营的。她还知道自家爸爸的一个同行兼朋友,做得早,赚了许多,把两个女儿都送去英国读高中,又读了大学,那得多大手笔?曾经的她是不敢想的。现在虽宽裕了,可做什么不得投入全副心神?有些人羡慕人家是老板,可不知道,凡是自己创业的,都没有休息日。
现在还好,等到后面金融危机后几年,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做什么都感觉没得赚。
她曾认识几个家里做珠宝的女性朋友,说三个女人一起去香港购物,都羡慕另两个的事业好做,来钱快,可一了解,都抱怨自己累,一个说,旺旺上客人每天聊到深夜,一个说,资金都堆积在货上,客人挑剔,利润少,还有一个,说老板总要改动自己的设计。所以,做什么也不轻松的。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