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重生之若锦年华 > 第48章

第48章

傅敏最先投影出来的,是艾迪写的诗。有些压抑悲伤的段落,结语是:

【你说你不要这无解的忧愁

而我

只想和我的男孩

在荒原的枯木之下

坐着

喝啤酒】

其实艾迪难得会这么感性。她通常思考的都是更艰深的东西,有些不无夸张傲慢,但却是她真诚写下的。比如:

【我想到一种切片的动作。以“我”为例,按照“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原则将个体存在极限化,按定义将极限单位取出,不论如何靠近,相邻两片之间相互独立。可以辨别。微积分的思想可以用来解释个体的存在与独立吗?极限单位累积,时间和空间——即宇宙。赋予了累积的条件和意义,于是任何存在不都能统一成时空的本质而从庞大至极的独立性带来的复杂性中抽离蒸馏而出了吗?bī近终极对我们来讲究竟有何意义?甚至于“意义”本身难道不象一个蚁xué般空dòng虚无吗?

语言披着主教红袍散发罪恶。

液体回流到容器底部。不论是幕府剑客的刀法还是jiāo叠的光影对此都只能摇曳白旗偃息鼓了。

(——人死后是什么?请用jīng短的话语回答。

——是一切与无。

——自相矛盾的回答。过时的游戏。

——你提出了一个超验的问题,却让我用只适于经验的言语来回答,其结果必定是自相矛盾。

人的痛苦只能来自于人内部,源于外部。)

马克思的话: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已,关键在改造世界。(尘埃落定的结语。)

而我终生都在反对一个气球。(虚无的诗人的骄吟。)

结局还是一样的。模型没有变化(模型还无力揭示)。】

前世,若锦看这段时头昏脑涨,因为她曾想要逐字逐句地去翻译成常人能看懂的字句。然而20岁以后她就明白,艾迪。使用着这样拗口的文字,她根本未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正好印证了文中的原句:“语言披着主教红袍散发罪恶”。其实,她在写完前面一段时。已是jīng疲力尽,然后愤恨地想着,语言的罪恶——因为人们只能通过语言jiāo流,而她偏偏词不达意。

其实她并不是无法准确描述她的感觉和思想。只是,那时的她。光是想到这些就已耗去了太多经历。

她想说的很简单——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这只是一个问题,而她当然未能回答。这整段文字,都只是她的一个疑问而已。

她想要构建一个“模型”,来解释自身,解释人的存在。她是想要解释生命的本源,或者“意义”。然而这对她而言。又实在太困难——这需要的是一整套哲学体系啊!

但是,若锦也仍然钦佩她,因为她至少在思考。在质疑,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这本身已是不得了的悟性——许多科学家到最后都去信仰神佛了,只是因为当他们将人体都分析到最小的粒子后,再也没有什么可研究,却仍然不知生之所为。

傅敏无疑也曾为她的所思所想而震惊。一般成年人是不鼓励孩子思考这些的——过早接触哲学什么的。只会让年轻人迷失。有些流派的东西太飘渺,恐怕会让人有逃避现实的想法。但他却又莫名的。因为这个女孩而怅然若失。

这堂课上,傅敏还请了若锦上去读她的一篇散文,是关于她窗外的鸟鸣声:

【寂静的夏日,凌晨。

我用了一整个夜晚,来满足自己对于静的索求。白天的暑热散去,一切归于安宁。在彻底的静谧中,我感受到河水不再奔腾,星辰的光芒淡去。

拨出一个通宵用于阅读,写作和整理心情并不过分,我想。所有那些喧嚣嘈杂,需要人为地涤dàng。动听的声音并不很多,只有音乐或多或少能够让人放松。繁忙的季节。

听摇滚听得累了,窗外天色已白,于是放下耳机,从那另一种喧闹中撤离。盯视着半开的窗,我任由自己游离。忽然间,像是神灵降临般地,传来一阵轻柔而欢快的声音。

如梦初醒。

这是何处鸣音?细听,终于明白是鸟。夏日的鸟。从未注意过这与我们共生的小生灵。而在此刻,它如解读预言般地,如梦幻般地,在破晓之时断断续续地鸣叫起来,就在这梦醒时分。

一霎那间我呆住不动,倾听这天籁之音。感觉如同凤凰的圣歌,独角shòu的欢颂——至纯至净,仿佛黑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