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这类讲话显然已有经验,口齿清晰,一番话流畅无比。
陈俊彦当先站起来道:“我学绘画的,也有出板报的经验。”
“很好。还有没有,都主动点!”
杨阳被几个男生推出来,笑道:“我练过书法啊,写字还可以。”杨阳是个很有喜感的男生,笑得尖牙不见眼的,讲话是故意的上海式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
封晓航和若锦同时站起来,封晓航抢先说:“我可以写字!”
若锦虽然因为姬洛凌看着而有些不好意思,但她重活一世,早就告诉自己要放开些,若不是姬洛凌,她对待其他人都是很淡定的,也不会想要藏拙。此时她微笑淡然地看着姬洛凌道:“我写字和画画都可以。”虽然表情还好,但声音却不自己觉的有些萝莉起来。
她的声音本是清澈的,紧张时因为声带收缩,却容易显得幼稚而嗲。姬洛凌微笑:“好,拭目以待。”对待她,他总会不自觉地像个大哥哥一样安抚。
全班顿时善意地哄笑起来,伴随着一些口哨声。这样的起哄是这个年纪的少年们所特有的。
若锦懊恼。她想着,自己应该要再淡定些。但是,在他面前似乎很难。谁让他一点也不像个孩子?不是说理科尖子情商低的么?
“好,那么接下来,能歌善舞的同学也请主动一点!”姬洛凌本不想做这个班长,但他从小到大这样的无奈也已经习惯了。不过不经意间,他也锻炼得有了领导的派头。
接下来杨洋自荐拉丁舞,还说要挑选几对男女同学同台表演。封晓航自荐唱歌。沈怡文自荐小提琴。若锦自荐吉他弹唱。
说好明晚再来教室排练筛选,就散会了。
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姬洛凌提出疑问:“吉他?”班上有不少人学过乐器,但认真学到可以表演的不是小提琴就是钢琴,吉他暂时没有。事实上,姬洛凌自己是弹钢琴的。
“唔……我虽然想学钢琴,但是那时候没时间……”若锦对着他不自觉地就说了实话。
姬洛凌眼睛一亮。想学钢琴啊。
回到寝室,杨洋热情地问若锦:“没想到你还会弹吉他啊!你打算弹唱什么歌啊?”
若锦心里有些底,不过还不打算说:“唔,我还在考虑。”
秦爱伦今天没能亮相,心里不舒服,此时噼里啪啦地开关着柜门,不一会儿就关了日光灯,示意自己要睡了。
第二十一章军训排练
若锦前世从高二起开始听西方摇滚,最早从甲壳虫(the-beatles)和枪花(guns-n’-roses)开始,之后爱上重金属,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塞着耳机,直到睡着了也不关,导致她的耳朵不怎么好,在人稍微多的场合就会有种朦朦胧胧听不清楚的状况,时常不能确定身边的人说了什么。
后来为了保护耳朵,也因为心性的改变,开始听更多独立厂牌(indie),爵士和灵魂类的音乐,多数是不怎么闹的。然而摇滚仍然是她灵魂的一部分。她喜欢这其中引人深思,让人成长的悲情的部分,也喜欢悲情背后的那种颠覆的力量。
高中时代她看了不少美国垮掉的一代(the-beat-)的代表作,也看了一些类似风格的电影,比如席德与南希(sid-and-nancy,性手枪sex-ls乐队主唱与其女友的故事),以及猜火车(ing)。都是那种情绪非常负面的电影,荒诞,堕落,无望。然而绝对的画面感有着震撼心灵的力量,其中所蕴含的绝不仅仅是消极的东西。
正是因为看到了更多,她的心胸也更加宽广,不再为一些事大惊小怪。她知道了这个世界之广阔,因而她血液中渴望流làng的因子活跃起来。她性格的另一面似乎找到了出口,她不再容易为他人的眼光而羞涩,而变得勇敢坚定起来。
然而她还是有所顾虑。曾经,她顾虑着自己的父母,而今,她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在爱情与更独立的自我之间找到平衡。她知道自己太在乎,为了爱,她容易迷失自我。
这次表演,她选择了两首歌曲,打算排练完让大家选择。第一首是由枪花原唱,而后经得过九次格莱美奖的美国摇滚女歌手sheryl-crow改编成女声版的-child-o’-mine,第二首则是如今刚红起来的加拿大流行朋克歌手avril-的i’m-with-you。
要演绎好这两首歌,对若锦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她的嗓音爆发力不是很qiáng。不过她作了一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