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耐久(durability)。钻石为什么被如此追捧,因为一句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当你买了一颗价格昂贵的宝石,你当然希望它能像传家宝一样世代传下去。因此,宝石的韧度(ss,即不易摔碎度)和硬度(ss,即不易刮花磨损度)是至关重要的。其中硬度更为重要,因为通常人们佩戴时都会小心,不会摔到宝石,但磨损却是很难避免的。这也是为什么祖母绿韧度不高却依旧是最贵的三大宝石之一的原因(另两大是红宝石和蓝宝石)。不过也有特例,那就是国人最喜欢的翡翠和白玉。这两者的硬度都不高,但韧度却是所有宝石中最高的,一般摔不碎,因为它们都是多晶体,结构紧密。
而第三点,是稀有(rarity)。越是产量稀少的宝石越是名贵。这一点上,钻石其实不如红蓝宝和祖母绿。
经过了普及教育以及一部分的深化教育,苏家父母已经铁了心要给女儿投资了。
而这一次,由于若锦妈妈没有几个月的浸yín学习,对挑货不是很有信心,主要工作都jiāo给了若锦和sulacha。这时候三大宝石的价格还没有后来这么高,若锦以十万元人民币买下了一颗三克拉的枕型天然加热处理红宝石,一颗二克拉的椭圆型天然加热处理红宝石,一对各一克拉的梨形天然加热处理红宝石,净度均为ha,表明有少量内容物残留。
彩色宝石的加热处理是被宝石专家以及消费者们所认可的一种优化方式。经加热过后,由于晶体中微量元素的融化等原因会导致宝石色彩更明亮艳丽,当然也有加热后反而不好看的。而在加热过程中,为防止宝石颗粒黏连,当地人都会放入一种叫做硼砂的物质,其成分是硅氧化物。
于是,烧灼过程中,如果宝石表面有裂痕,液态硼砂势必会进入到宝石中。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少量残留并不影响宝石的美丽和耐久度,因此是被业界所认可的做法,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彩色宝石都是经此法加工过的。而此类宝石中最高级别就是ha了,表明硼砂残留量极少。
但不法商人利用这一点,将一些经过铅玻璃灌注的宝石也以此种说法卖给客户。铅玻璃(lead-glass)是一种密度很大的液体,灌注进宝石后就会凝固,将裂痕粘补起来。刚开始时肉眼看不出来,宝石还是通透的,但时间一长就会gān裂,通透度变差。而买了这样的宝石的客户,虽然宝石本身的确是“天然”的,但实际上这种加工方式却使得铅玻璃的成分比例比宝石本身还要大。
因此,若锦既然决定做中高端的宝石买卖,就肯定首先要从自己能负担的宝石中挑选最好的。这三样就是她的起点。
等回了国,她先给这些宝石拍照,传到博客上,并放了些喜欢的珠宝款式图片,让大家评选最喜欢哪一种。最终pk的赢家,她就会去深圳的厂家定制。
第十三章成为鉴定师
一家人从泰国回国后,很快就开学了。
这学期若锦很忙碌。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要准备托福考试,要与博客的粉丝互动,要找合适的工厂镶嵌宝石。其中占去大部分时间的,还是理科竞赛。虽然她的领悟力高了许多,但她也不敢托大,该做的题量还是要保证的。这也是在为将来考上海x中的理科班作准备。
其实若锦的头脑是偏理科的,考虑问题总是很理性全面。但若锦爸爸和妈妈都属于很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人,尤其是若锦爸爸,小时候妈妈还因为深造而各地跑,总是爸爸在家带她,而他一贯沉默寡言,就拿着本书,边看着边时时注意下小若锦。因此,若锦也渐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而那时家里哪怕条件一般,书却塞满了整个书柜。俩夫妻在买书这点上从来都很大方。因此若锦日积月累地很是看了不少,大部分是外国名著,长大后渐渐又开始看若锦爸爸喜欢的大部头,比如四大名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等。
所以,心思细腻的小女孩儿更喜欢偏文的东西。
但她前世后来虽然还是读的外语专业,对于数理化却都是很有好感的。她总是记得那种做出一道难题后的兴奋感。因此,在她更加成熟理智的现在,做题不是痛苦,反而能够沉浸其间,享受乐趣。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所得奖项比前世闹着玩的尝试要高出许多,均是省级一等奖。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英语,若锦妈妈与前世一样,给她看中的几人都报了初三组竞赛。前世只有程庭和若锦进入了复赛,而最终只有程庭在复赛中拿了名次,若锦则因速度慢而未答完。毕竟他们才初二。但这一次,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