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直说得下面听众昏昏欲睡,这才罢休。
赵博文又让俞和光讲话,俞和光早就不耐烦了,便问下面的群众:“这次会议,是想要发动大家,想出致富门路,不知各位,可有办法?”
一时会场静悄悄的,停了一会儿,站起一位矮个子,说话声音却非常洪亮的中年人:“俞副书记,我们那里的人,都会做砂锅,这算不算致富门路?”
俞和光很高兴地回答:“算,当然算!”
那人又道:“我派人出去联系销售,今年就比去年多卖了一倍还多,这是不是成绩?”
俞和光的眼睛一亮,连声说:“是,是成绩,值得表彰,请问,你是哪个乡镇的?”
那人不好意思了,站起来:“我是党家窑村的党支部书记,俞副书记,我这样努力,可不可以转成国家干部?”
会场一时静悄悄的,很多人都伸长脖子等待回应。
俞和光扭头问晋为群:“可以不?”
“俞副书记认为呢?”晋为群把皮球踢了回来。
“我认为可以,若是他真的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应该给予提拔。”
其实晋为群不愿意,他没想到俞和光这样回答,也没法反驳,只好不做声。
俞和光就当他默许了,转过头对台下点头:“这个问题,市里会专门研究一次,我和晋书记的意思,是可以的。”
台下响起掌声。
见此情景,还有一个男子站起来:“俞副书记,我父亲是烧花盆的,可是,烧得多了卖不出去,不是城里人不需要,而是我们那里路难走,只能用牛车拉,天阴下雨都不行,冬天路面冻了,滑得很,也不行,俞副书记,你能不能想办法帮着修条公路呀?”
“这个也可以讨论,你是哪个县哪个乡的?等会儿,相关的干部留一下。”
见俞和光拾到篮子里都是菜,西瓜芝麻全都要,会场立刻兴奋起来,甚至打烧饼、做豌豆黄、蒸甄糕等小吃的都问出来了。
“这些都可以考虑,我看,不如咱们市里派一个干部,去安西、京城等地方,组织一批有手艺的村民出去闯荡。”俞和光四下看了看,对跟着来的方宏进道:“这事儿你负责吧,在睿城组织一个小吃大赛,打烧饼的和打烧饼的比,做豌豆黄的和做豌豆黄的比,每一个小吃,选出五到十个优胜者,让他们作为第一批手艺人走出去,说不定,这也是带动我们睿城市发展的一个方法。”
赵博文的嘴巴都能撇到耳朵跟前,心里把俞和光鄙夷到了极致:堂堂一个市委副书记,竟然会重用鸡鸣狗盗之徒,什么招儿都用,一个卖豌豆黄的能挣多少钱?也好意思说出来。
会议结束时,俞和光做总结发言,简直就是针对赵博文说的:“走出一个群众,说不定就能富裕一个家庭,走出十个、一百个,再加上他们需要帮手,那就是几百户人家,总计下来就很可观了。所以,我的想法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个善,就是帮助百姓致富,有一户算一户。”
☆、第247章 空间美景
俞和光在梓阳县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回了市委大院,在有心人的恶意传播中,加入了很多贬谪的意味。颖颖每天抱着儿子出去,总是能感觉到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俞和光眼光狭窄,格局小等等,颖颖都能装作听不见,她坚信,自己丈夫所作所为,一定是对的,与其现在与那些人费口水,不如让时间来证明。
很快,进入一年最han冷的季节,多数人都猫在屋里不出门,俞和光却为了明春的畜牧发展、林果发展,更是繁忙,他经常一出去就是一个星期,颖颖便趁空儿回娘家,或是去二道河,明年,郭镇栽下的第一批苹果就要挂果了,二道河的育苗工作,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她也得做好准备工作。
自从郭九江承包了一面山坡,就忙得停不下来,他是个聪明人,当然先把那座山坡的土拿到农研所化验,确定可以栽种果树,而且,因为海拔高,温差大,很有可能会长出优质商品果,这才下决心承包的。
郭九江贷款四十万,准备在山上打一眼深井,明春动工,还雇人在山坡上挖坑,准备栽树,钱哗哗地出去,让九婶十分担心。
颖颖回到家,阳阳就腻在外公身上,胖胖的小手指着门外,非要出去玩,外面han风凛冽,郭连弟不肯,阳阳就哭闹不已,小孩子最是敏感,他知道在父母身边,就得讲道理,到了外公外婆身边,就可以为所欲为。
颖颖不愿意为了孩子和父母闹分歧,再说回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