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占了上风,停了停,试探了一句:“宇飞不好好读书,你打也行,骂也行,让他吃饭吧,饿出病来,可怎么好?”
郭旭大怒:“一天不吃也饿不出毛病,你再咧咧,我连你一起饿,告诉你,再悄悄给他塞吃的,我就让全家人一起陪他饿着。”
郭旭在家大动干戈的事情,不知怎么流传了出来,郭镇的人忽然意识到,新搬来的郭连弟家,不知不觉间,成了镇上的标杆,这两年,镇上挣了钱的人多,常常有人高兴过头,得瑟不已,这时,只要提一句郭连弟,对方立刻就老实了。
说起郭连弟,村里人就是各种的羡慕嫉妒,人家不仅有钱,儿女也出息,为人又宽厚豁达,真是啥啥都比人强。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有个好女儿,而造成她女儿这么能干的原因,那是读书多、明道理、有技能。
郭旭首先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对孙子孙女严格要求,还开会研究,抓全村孩子的教育问题。
...
☆、第174章 榜样的力量
郭镇小学和初中,有一半是民办老师,这些人都得听郭旭的,至于那一半公办老师,郭旭也有办法对付,那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郭镇村委会宣布:小学和初中老师,谁带的课在全镇学校联考中,得了第一名,奖励五十元,第二名,奖三十。
至于初三班的老师,每考上一个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奖五十,考一个县中,奖三十,考一个郭镇中学,奖十五,但这些奖励有条件,就是一个班必须考上一半的学生,这些钱,所有代课教师都有份,班主任占百分之四十,语数英主课老师百分之二十,其余的副课老师平分,还有一条,所有奖励,只针对郭镇户口的学生。
至于郭镇高中,郭旭的手够不着,但他也能发出悬赏:郭镇村子里,考出一个大学生,班主任老师奖五十,主课老师三十,副课老师二十块,一个大专生,减半。
同时,郭旭还给出给家长和孩子的奖励:郭镇户口的孩子,考一个大学生,奖三百,一个大专生,奖两百,一个中专生,奖一百。
这些钱,出自村里的收入。
郭镇不是有些不能耕种的荒滩吗?他全都进行了招商。要问那些荒地能干什么?
呶,用途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