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弄得二姐如此揪心。丁淑媛不收嫁妆是有原因的。现在她所处的环境是个封建王朝。拥有百万家产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件很牛的事,但在大瑞朝充其量不过是块耀眼的肥ròu。封建王朝与民主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封建王朝是人治。当权者一声令下,你的家产和性命就可能全部丢掉。你与当权者去讨论她的作法是否合乎法理是没有用的。有钱没势力等于幼童揣着巨金行于市,只有招人抢的份。所以丁淑媛在钱多了之后就开始想着怎么花钱发展势力。她开始结交朋友,这些朋友中有高官贵族,也有贩妇走卒。在与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她让人慢慢的收集一些用得着的情报。比如某商人的癖好,某地方大佬的家庭关系,某地方官见不得人的隐私等等。这些东西收集的多了,丁淑媛就想要找个人来把这种收集情报的暗势力管起来。在关键时刻,这些信息比现成的黄金白银更有价值。可这个人选必需是信得过、和自己同一个利益链上的人。这样的人只能在自家人中选。大姐在做自己的后勤总务主管,小妹还没有成年。思来想去,丁淑媛将人选定在了自家二姐身上。二姐处事不够果断,但优点是谨慎细心。而且自己如果出事,二姐也讨不了好。所以丁淑媛就决定将二姐也拉入自己的利益集团。因为想让二姐管暗势力,丁淑媛直觉的认为不能让二姐与自己看上去很要好的样子,最好两人间看上去还要有点罅隙。这样的话,如果有人想打击她,二姐就不会受牵连。暗势力也不容易被人发觉。说不定还会有人拉二姐一起打击她。这就等于在敌人身旁安了个间谍。而这种无间道的事,就交给二姐了。出于这种考虑,丁淑媛就不能收二姐的地契。不但不能收,两人间还要做出貌合神离的姿态给外人看。
当丁淑媛把自己的想法和二姐说明后,这位二小姐真想哭。她不想当间谍,不想在外人面前演戏。她想和自家姐妹一起搭肩抱头的亲密相处。不过看着妹妹信任期盼的眼光,她只好默认。而且妹妹也说了,不会因此亏待她。往后有生意有了利润会给她算分成。而且她也可以利用暗势力发展自己的生意。只要不会影响王府的整体利益就行。妹妹的态度摆明了是说:“要么你做无间道,好处大大的有。要么你甩手走人,以后你的死活与我不再相干。”这根本不是选择题,所以王府二小姐也没有选择权。只能成为丁淑媛背后的暗势力大总管。在往后无数的日子里,二小姐都觉得这是一茬庄稼引发的悲剧。所以她教育自家的孩子是千万不可以贪小便宜。得小便宜是要吃大亏的。后来,皇城人都知道平王府的二小姐家的孩子都很正直,所以没人会想到这些正直孩子的娘却是个掌管着“黑手”党的人。
丁淑媛并不担心将姐妹都拉进生意里面会把事业弄成家族公司的模式。家族公司之所以不能成事,是因为分权后权责不明。那些有了点芝麻小权的人都想着怎么利用权力来为自己捞好处,不想为公司出力。这样的事业必然无法做大。而丁淑媛则是将丑话说在前,如果姐妹中任何一位,包括她自己有做事不妥当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如果造成损失,那么该谁承担的责任就由谁承担。她这种大公无私的做法让姐妹们心服口服。同时也让她们有了责任感。如果一个团体里,大家首先想的不是私利而是责任,那么这个事业就有了希望。与此同时,丁淑媛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这儿不像前世那样有很好的即时通讯,如果制度不严等发现出了问题时有可能就来不及补救了。在制度和她的威信双重作用下,没人敢拿着权力来要好处。
第61章 拉拢
60、拉拢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丁淑媛做不到兼济天下。一是境界没那么高。其二是她觉得想兼济天下的人在做伟业之前首先剥夺了天下人对生活的选择权。其三她认为那些所谓的伟人,他们成就的伟业并不能兼济天下。比如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算是伟业吧,可自从他统一中国后将其治下的人民也祸害的够呛。丁淑媛只想独善其身。在封建王朝,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需有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个时代单打独斗很容易被别人干掉。如果要组建利益集团,封建大家族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况丁淑媛的家族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皇族。所以丁淑媛不得不将独善其身的目标改成独善平王府。
现在平王府中的两位姐姐已经成了帮手。妹妹也是预备帮手。而她打算把平王也利用起来。恰好这时平王又来找她还嫁妆。这份嫁妆一年多前还过一次,那次丁淑媛没收。平王就赌气离开了。后来嫁妆放在库房里,谁也没有动用。连平王自己都觉得那份东西不属于她了。只是放在她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