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邦。再一转眼间,一罐罐的立邦变成了一串串的钱。丁淑媛有点心动了。她找人挖了漆树来试种,同时想办法育树苗。多年以后,这些漆树为她实现了当初向夫君许下的诺言。就是“等山上也种上东西,收益不会比城南的田地差。”实际上这一块的收益相当不错,每年因为这块收益而交给夫君的钱财,让刘宝成了大瑞王朝数得着的有钱男人。
不过漆树发财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现在的丁淑媛还只是忙着把这个山庄弄成一个农场兼农业试验基地。她在忙着种庄稼的同时,还在考虑能不能发展一下养殖业。因为前两年她的收成中有大量的黄豆。黄豆可以榨油,但这儿的黄豆不知怎么回事,出油率不高。留下大量榨油后的的豆粕。这个东西是养猪养鸡的基本饲料,还有稻米加工后留下的米糠也可以利用起来。于是丁淑媛就想起了养殖。在农村有句俗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也正因为如此,这儿的养殖业是不交税的。丁淑媛知道要发展养殖业,就要小心各种瘟病。否则一死一大片。为此她想出了三条应对之策:一、做好饲养过程中的环境与喂食卫生。二、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增加家禽的活动空间。三、找樊夫君商量能不能用中草药来防治疫病。樊夫君很不高兴,说自己是人医不是兽医。丁淑媛涎着笑脸回答:“哈,这不是人兽不分家吗?您老只要能帮儿这个忙,我就帮你解决你家妻主新看上的男人。保证不让他进你们家的门…… 什么?你要你家妻主再也不娶侧夫小侍。这个…… 也不是没办法,你自己去配一付药,让你们家妻主不能行房不就行了。啊!别打别打,我再想办法、再想办法。”多年以后,皇城出了两对模范夫妻,一对是李泽生妇夫。还有一对就是樊大夫两口子。李泽生妇夫那是因为妻夫恩爱。樊大夫则是因为夫君与王女合伙做药材生意,家中的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夫君。一个大女人,靠着夫君能干过上了好日子没人说什么。但如果用夫君赚的钱来娶夫纳侍那也太没有廉耻了。不过樊大夫自己也没再想着找其它男人。樊大夫觉得自家的这个夫君不错,夫君让王女帮着给自己弄了个医学堂。自己每天教书育人,成了瑞朝有名的医夫子,钱赚的不多但名声响。为人夫子当然要注意形像。而且每天忙着和同行交流研究医术,哪有时间找男人?于是樊大夫也光荣的成了爱夫一族。
第45章 吃亏
44、吃亏
平王这段日子不好过。朋友聚会,总会有人问她:“你真把女婿的嫁妆给收进来了?”还有人会劝她:“这男人的嫁妆是不能拿的,更何况是女婿的嫁妆。”有些平日和她不对盘的人就干脆讽刺她说:“平王真厉害,穷的连男人的嫁妆钱都要。”没法子,朋友聚会不敢去了。回到府里也不舒畅。正君正在与她怄气,已经搬出了主院。大大的院子干净整洁,却缺乏人味,让人心中有种荒荒的感觉。到侧夫小侍的院子去,这些人虽然不会明着拒绝她,但也不敢热情喽。开玩笑,如果这个时候热情了,弄的平王天天过来,这不明摆着给王女与正君难看嘛!到时候王女或是平王君不高兴,日子还要不要过了。就这样,侧夫小侍也弄得平王不爽。无所事事时,平王的日子越发难熬。
平王觉得自己的这个嫡女真是不贴心,什么事在家不好说,偏要弄得皇城中人人都知道。把自己的面子都丢光了。她大概忘了,自己的女儿私下来说过买回嫁妆的事,但被她一口否定了。不过就算是想起来,她也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有些人习惯于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怪罪到其它人身上去,而他们自己则永远是对的,永远是受害者,永远一幅委屈的样子,永远要别人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平王正是这种人。要说也是她倒霉。一般家中的女儿是不会这么不顾忌长辈尊严的。甚至如果真正的李泽生还活着,也不会把母亲的事这么拿来宣扬。可平王偏偏遇到了丁淑媛,她对于自己现在的这个母亲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而且在她那小小的心眼中,是不能堵上什么东西的。偏偏平王一次次的把石头堵进了她的心中。心中犯堵的丁淑媛才没那么多忌讳,立马反击。这一反击让平王知道了什么叫撞正大板。
流言还在传播,一些朝中的官员也知道了这事。于是王府开始不断的有人来访。来的人大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还嫁妆。今天张尚书来说:“三年前您送的字画我给您还回来。”明天王太尉又来说:“您二年前送的寿礼,我不知道是您从女婿那弄来的。现在知道了,就赶着给您送回来。”最后只要是王府送出去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嫁妆,大部分都被人送了回来。这下子平王觉得自己不是被人打脸了,而是根本没脸了。再加上城中流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