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真心想她们留在王府。再一对比昨夜平王让大家伙难受的经历,这个统一战线就结成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府众人都过的挺好。男人们每天坐在一起讨论针线或是为烹饪。再交流一下如何讨妻主欢心。刘宝再次成为众人的焦点。谁让他是最受宠于妻主的人呢?再有空,大家塔张台子打麻将。赌注是王女分给男人们的一些小东西,比如说精致的绣花样子、各种彩色小珠子、包装精美的脂粉一类。小孩子集中起来有人专门照顾。大一点的孩子拿了张图在王府里找宝藏,或是在王府广场上一起做游戏。这中间还出了一点事。就是大姐的大女儿在找宝藏游戏时输了,就去抢仆人孩子找到的玩具。两个孩子打了起来。仆人很紧张,拉着自家孩子来道歉,连玩具也不敢要了。丁淑媛听了后,明确的告诉仆人是自家孩子的错,把玩具还给了仆人的孩子,还好一通安慰。然后抱着大侄女就问她:“如果你真的抢到了玩具,别的小孩以后就不会再和你一起玩了。因为大家都会觉得你霸道、输不起。你喜欢这样吗?”看侄女支支吾吾的样子,丁淑媛接着教育“你以后是平王府的长孙女,是要做大事的人。你是想做一个只会仗势欺人的人还是想做一个像大瑞朝太祖皇帝那样的大英雄?”小孩子都喜欢英雄,这么一说,侄女就做出了选择。接下来丁淑媛告诉她想当英雄就要有朋友、要学会团结人。最后许诺如果能与刚才那个仆人的孩子成为朋友,她就再拿出一个玩具来送她。在道理与利诱的双重作用下,侄女高高兴兴的去学着交朋友去了。丁淑媛教育侄女的时候,平王府的其它姐妹们也在座。大姐看着妹妹教育自家女儿,不但没有意见,反而很高兴。因为妹妹说自家女儿是个做大事的人。听到这种话,当娘的总是会得意一下。同时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个女儿培养成一个干大事的人。这间接导致了平王府大孙女在以后几十年的悲惨生活。二姐则是觉得这个妹妹不愧是嫡王女,你看那人家那种处事的公平大气,让人不得不服气。平王府小妹觉得自己的这个姐姐教人都有一套。刚才应该是道德教育吧。姐姐的话不像书上的或是夫子说的那样深奥,但道理却说的明白。不过听姐姐的意思是遵守道德就有好处得。道德怎么能与利益相提并论呢?这会不会有点亵渎道德?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不论如何,王府的人还是过了一个不错了年。以至于年初四姐姐两家人要回去的时候都有点依依不舍。不过没办法,年初五以后就要开始照常生活了。丁淑媛给两家都送了丰厚的年礼。吃的用的堆了一马车。马车穿街过市的时候人们议论纷纷,又一次为丁淑媛赢得了美名。平王君在女儿的安抚下也平静了下来,每天与后院的其它男人说说话,看小孩子玩闹,再教儿子女婿做做针线或是其它皇城男儿风雅的才艺,日子也还算舒心。唯一不痛快的人就是平王,府里人对她还是恭敬周全。但恭敬里带着疏离,周全中透出冷漠。在一个不愉快的大年夜之后,平王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人会主动去招惹她,但也没有人会主动搭理她。对比府中的热闹,大家伙的高兴,她的这个年过的有点悽惶。她也不是没想过接着闹,但找谁闹呢?王君已经搬到女儿隔壁的院子里住了,女婿们都躲着她。唯恐像三女婿那样被她数落。去骂自己的侧夫庶女,又找不到理由。骂三女儿嘛,首先你要能逮着她。第二你要能保证不会被气死。因为不论你怎么骂,女儿就是冷冷的看着你,等你骂人喘气的功夫,她就说还有事,先告退了。分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有心想把这个女儿赶出府,但现在王府是女儿在管,自己赶人走后王府会不会翻天?再说了女儿走了,王君也一定会跟着走。这样一来就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王君把自己甩了。这种脸不能丢。平王首次感到了孤立无援的滋味。
第43章 舆论
42、舆论
年过完了。皇城百姓的生活又开始像往常那样延续。不过最近皇城的百姓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平王府她们家的事展开的。先是王府的侍卫打了一个嘴碎的男人。因为那个男人说了王府少君的闲话。可这话年年有人说,也没见怎么样。为何今年就说不得了?还有一个奇怪的事就是王女在年后登门拜访了几户权贵人家,想要买回前几年平王送出去的一些礼物。问她为什么,王女只说是要送夫君。可这些礼物也不见有什么特别,王女为何就指明了要这几样东西呢?可再问下去,王女就不说了。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你越不说,有人就越想知道。想知道就要打听,一时间王府的仆人身边以及王女的铺子里挤满了包打听。
丁淑媛在王府的仆人间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的。这个王女待人没有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