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那个梦想多少有些幼稚,但却很纯真,事实上,他们这些从事电信诈骗的侦破专家,走出国门就是代表中国警察,代表国家,光荣而又艰巨。
在这次行动之前,上海警方早跟印尼有过合作,早在五年前,上海警方曾向菲律宾、印尼、柬埔寨等国家提出合作打击电信诈骗时,那些国家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独立主动地发现线索,打击破案。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上海警方通过梳理当年7月以来接报的、由印度尼西亚发起主叫的45000余条电话数据,上海警方发现了453名疑似电信诈骗被害人,经过逐一走访,从中发现13条指向印尼具体方位的线索。这其中,冒充“尚品网”客服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颇具代表性。这一年7月,上海警方先后接报多起案件,电信诈骗团伙通过手段获取电商“尚品网”客户资料后,“一线话务员”冒充客服工作人员,利用网络电话从境外拨打客户电话,谎称被害人“尚品网”账户被误设成批发商账户需要每月扣费500元,然后告知银行卡客服会联系被害人取消扣款,之后“二线话务员”通过改号软件拨打显示号码为“02195555”的上海招商银行客服电话,指导被害人通过手机银行进行操作,名为“取消扣款”,实为转账汇款,给市民造成巨大损失。
上海警方工作组抵达印尼,在印尼警方的协助下,通过一个多星期的调查工作,很快在泗水、井里汶等城市锁定了多个犯罪团伙窝点。
10月8日,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在我国驻印尼使馆的协调下,上海警方与北京、广东、台湾等地警方联手,通过与印尼警方的执法合作,在印度尼西亚开展“清扫行动”。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省会泗水市的一幢豪华别墅里,数十张上下铺的双层床突兀地摆满了上下四层搂的各个角落,与整幢建筑风格相比显得不伦不类。床上的男男女女们已经陷入沉睡。直到被警方的脚步声惊醒,许多人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清一色的别墅,随处乱放的行李和铺盖,课桌大小的台子上摆放着电话和伪装键盘,话术单和“客户”资料乱糟糟地飘落在地上。
几乎同样的一幕,不断发生在印尼的多个城市:井里汶、巴厘……与大多数沉浸在震惊中的大陆客相比,那些来自台湾的男女们很快平静下来,乖乖地蹲在了地上默不作声。很快,这些城市的警察局被电信诈骗的团伙成员塞满,当地的媒体闻讯后纷纷赶到现场,争相报道这大规模的联合抓捕行动。
警方行动的前一天,已有预感的台湾人阿伟在微信里向朋友慨叹道“飓风来了”。此时,距离他被上海警方抓获不到10个小时。尽管他告诉朋友“天气不好”,准备“停几天”,转移到宾馆避避风头,但上海刑警很快就找到了他。他的手机再次接到朋友的微信时,已经无人应答。阿伟口中的“飓风”,正是此次印尼与上海等多地警方联合发起的“清扫行动”。
这一次,上海行动的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往,通常用案发或立案时间作为专案的编号,一般从个案开展侦查,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对模式,此次上海警方在印尼“清扫行动”,没有时间标注指向具体的案件,变过去的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这种工作模式其实更符合电信诈骗这种高发性侵财类案件的侦查需求。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幕后的技术支撑尤为重要,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对既有线索进行梳理,结合境外警方的线索反馈,主动出击,对电信诈骗团伙分工中与涉案嫌疑人最直接联系的“电话组”窝点实施定点精确打击,摧毁诈骗团伙的境外工作平台,减少他们继续为祸的可能性。
无疑,王博的背后技术支撑是整个侦破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仅仅是这种技术支撑,每每都是公安部直接下达指令,王博就沉在幕后。有一次,连续七个月,因为电信诈骗窝点身在异国,时差不同,王博每天晚上两点起来工作,工作到上午八九点再入睡,睡上一上午,下午又起来工作,过的是黑白颠倒的日子,虽然辛苦,虽然艰难,可这一切都是为了破案,为了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他乐意,无怨无悔。
这一次还好,印尼与中国的时差不是太大,基本不要颠倒黑白,他一直在后方支撑着,为了远方的战斗……
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上海与北京、广东等地警方联手,在印度尼西亚先后摧毁多个电信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00多名。
11月10日上午,47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在上海刑警和印尼警方的共同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