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官
子希低下头的角度只有安平帝能看到,第一次,这个圣人一样的皇弟露出了毫不掩饰的森然和阴鸷气息。
旁边泽仁还在哭泣,而众人环绕下,周宗的性命其实被拿捏在子希手中。
他从未有一天像今日,人人都把他当作阶下囚般对待。
周宗对刘文方还只是纯粹的厌恶,眼前的子希却让他想起了先帝嘱托,况且,终究是他对子希太薄才会······
安平帝闭了下眼:“子希,朕继位十余年了,有愧于于先帝也有愧于你,但是朕是真的想为大都朝做些什么,十多年来从未变过,期间各种手段不足为外人道,或许你觉得朕凉薄多疑,朕无可辩驳,过往不咎,太子年幼,母族又势弱,实在难继大统,与其让他做个傀儡,不如······子希,你能不能看在先帝的份上,带着大都朝走下去,至少让朕在九泉之下,在先帝面前不至于太难看······”
安平帝渐渐模糊的视线中,看见子希淡薄没有起伏的侧脸,他撑着最后一口气道:“显渊郡王封为渊王,如今朕传位与渊王,诸位大臣须得尽心辅佐,不得有违······”
话音未落,安平帝的头垂了下去。
“圣上!!”此时纷纷赶至的大臣们悲戚的大吼道,乍一看人人脸上都是实打实的悲痛,真心又实意。
而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子希的眼神霎那间是有些茫然的。
安平帝以为子希眼中会是冰凉亦或是快意,但是相反的,安平帝死在子希面前时,他的第一个感觉竟然有些无措和怅然若失。
······不可否认,子希恨他,入朝后安平帝的种种手段子希最多是厌恶,唯有安平帝为了莫须有的威胁便暗中找人到西北营中下毒触了子希的逆鳞,从那之后,子希不是没想过杀安平帝,但是时机未到。
安平帝纵有千般不是,但有一点子希没办法不承认——周宗作为大都朝的最高领导人,他或许伤害过子希,伤害过盛灵儿,也伤害过许多子希不知道的人,但是他继位以来从未有一天忘记过国家,他对不起许多人,但是没有对不起大都朝。
子希其实没有想好该怎么处置安平帝,杀?还是不杀?
但是如今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需要回答了。
安平帝死了。
乾元十八年二月二十七,安平帝周宗死于谋逆的乱臣刘文方等人之手,出人意料的他并位传位于自己的亲生的儿子,而是传位给了才去掉郡王名号的渊王,实在是让人不得人惊奇。
当日渊王在安平帝死后,迅速带着御林军和手下亲卫把乱臣贼子收拾了个干净,他们的家也被拿着弓箭的御林军团团围住,府里的东西全充了国库,至此治安的八大家族被血洗,其中值得一谈的是相爷刘文方。近些年有些淡出权力中心的刘文方竟然私下和北流有着秘密协议,几乎所有大都朝人都被这个消息砸懵了。
他可是两朝元老,加上他门生遍布天下,拥趸者不再少数,多少人年轻时都受过他的恩惠,实在是让人料想不到如此一个‘忠良之臣’居然与外族有着勾结。因此此时变成了大都朝百姓最近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百姓们除了刘文方里通外国,另一件津津乐道的便是新封没有片刻就要继位的新帝周允了。
显渊殿下在治安低调随和,尽管新令之后诟病不少,但是普通百姓可不管这些,在他们看来,新令剐的是乡绅贪官的油水,他们乐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跟着一起骂?
他们不知道,此时他们谈论的显渊殿下正屁股都没有坐上龙椅,就往南方赶去了。
清平阁现在可谓是子希的一言堂了,里面的人大多都是他选拔和提上来的,因此他离开治安的消息被瞒的密不透风,一干朝臣只当渊王被安平帝的临终嘱托吓到了,要在家中好好消化这个消息,故而也无人敢来打扰。
此时的子希已经带着一队御林军,与自己的亲卫在前往南方的路上了。
在治安等着刘文方动手时,子希心中便已经有阴影的不安了。第六感有时候是个很玄的东西,有时候有真实存在着,子希按捺住性子待刘文方上钩,却前所未有的焦躁,他自己也说不清这股焦躁从何而来,唯一能联想到的便是盛灵儿这边出了事。
即使信中说的一派和平,不好的战况半个字都没提,安平弟那边得到的消息也是大捷,但是子希就是一想到盛灵儿,心就跳的不正常,他甚至派人去南方军的驻扎地打听过,但是得到的消息无一不是战事顺利,唯有关于盛灵儿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