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百七十 天罡之数
“这是我的世界,这里是我的世界!”他状如疯魔,向天怒吼着,这一声喊叫,用去了他不少的力气,他开始喘息起来,而他的步伐亦开始减慢起来。
此刻,陈吟的脑海里,他在细细想着,八九玄功其实不能就直接认为是地煞七十二变功法。
论起地煞七十二变,就不得不提起天罡三十六法。
一般天罡数变化者,上德者无为之事;一般地煞数变化者,下德者有为之事。
上德比下德强,这是正常人都能分辨出来的差别。
天罡三十六法与地煞七十二变出现在“西游”这本书中,孙猴子得菩提老祖相授,习了个地煞七十二变,而从后来的文中,陈吟知晓那八戒二师兄则是练过天罡三十六法的。
追寻这功法的来历,可以上溯到封神之时,地煞七十二变,为阐教之镇教护法神功,在封神大战后,由于阐教门下弟子叛门转投西方教,后来改名为佛教,而流入佛教。
八九功法的名称就是来自于此,在道为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变,而在佛教则被称为八九玄功。
道教重“无”,佛教讲究“六根清净”,由此这功法就有了细微的区别,也就不能视为一谈。
而拿悟空、悟净这两人来看,猴子的本领远在八戒之上,似乎可以得出地煞七十二变比天罡三十六法更为厉害的结论来。
实则不然,陈吟自忖想来,八戒就是一个夯货,而那悟空出身本就不凡,又在菩提老祖斜月七星洞学艺之时,可是非常勤恳,两者这么一对比,不能就此说天罡三十六法不如地煞七十二变。
…
思绪有点弯,那老者还在说着道:“你们既然来到了我这个世界,就不要打算活着出去,…”
费什么话,有本事你倒是先过来啊?
陈吟心底暗自唾骂着,又接着想下去,天罡三十六法包含这么三十六种术: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
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
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
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
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
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
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
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
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而地煞七十二变有: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魄、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数、布阵、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迩去、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壁、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由此可见,地煞七十二变虽然像猴子说的那样,“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法术种类繁多,但究其根本,陈吟觉得自己不属于那种先天灵猿,资质恐怖到粘手就来的境界,学他个天罡三十六法就行了。
主意一定,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太叔道明推演的功法虽有小纰,是个简化版本,只有前十八种神通,但总比没有的强,陈吟便沉声静气,摒除杂念,就在这半空中,修行了起来。
驾雾腾云,飞行法术,初级脚下升雾,飞行山高,高级可以腾云瞬息千里。
这个法术易学,只需有法力维持,就可腾空而去,不用细说。
唤雨呼风、翻江搅海,前一个是施法召唤风雨之术,刮风下雨;后一个是可让江河湖海波涛汹涌,甚至是可以将水底也搅乱。这两个法术也属于很简单的那一类,稍微学一下就行。
…
待等学至九息服气之时,陈吟按照修炼纲要,调息运气,集天地之气于自己体内之时,察觉到一丝轻微的颤动。
就是这一丝轻微的颤动,让陈吟看到了脱困而出的希望,他满心喜悦,向着对面的明月眨了眨眼,然后闭上双目,竭尽全身精力冲击这禁咒一般的定身术起来。
手掌有了感觉,身体也不在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