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落入圈套
J走进幼儿园,路过园中钢铁侠的雕像的时候,伸出手指弹了一下,金属的外壳发出清脆的“咣”的一声声响。在来之前,J对于这一方面已经做足了功课,从小他就对落后星球如何对宇宙以及生活在宇宙中的生物进行大胆猜想非常感兴趣,地球人把这称之为“科幻”——“Sci—fi”。某种程度上来讲,地球上的小说家为科学研究者畅想了他们以及这个社会未来可能进行探索的方向,一定程度上是领先几十年或是几百年的科技影响到社会生活乃至构造的蓝图。但这种有趣的现象似乎是不发达星球所独有的,在类似于卡里奥姆星以及索帝弥尔星等诸多发达星球,这种现象已经消声灭迹几百万年了。
几百万年前,J的母星也和地球是一个靠文化所维系的星球。文化文艺是人们不可或缺,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同地球一样有文艺复兴时期,有“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洒脱志士,有伟大的交响音乐家,也有常驻在广场的写生画家,或是流走在街头的流浪诗人。
在那个年代,也是地球人所面临的这个时代,人们刚开始尝到一点科技带来的甜果,于是开始大肆畅想科技化的未来,的确,每一个民众似乎都看到了科技智能为自己生活带来更大便利性,使自己创造更大财富的可能,于是大家翘首以盼,用尽一切力气去早日实现人们畅想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假设,突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但也有在当时被认为是“保守派”的一帮权威人士,提出——“毫无节制,不加约束的用科技智能替换掉任何一个领域,比如用机器人代替画家、诗人、小说家,可能会导致人类文化与精神意志的消亡。”但这种观点一出,反对的声音在不在少数,另有权威觉得“文化文艺不会消亡,它只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通过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一言论彻底说服了普通民众,“保守派”也被迫不能在说什么。于是全民进入了“科技大生产”的疯狂热潮。
于是,这段历史帮助卡里奥姆星球飞速发展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文化文艺不会消亡,它只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通过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
这是J永远都无法忘记的话,相信当年文艺复兴时期的天骄们、志士们、音乐家们、画家们、流浪诗人们或是小说家们如果能活到今天,也会同J一样无法忘记。
几百万年前的论断,被证明是错误的。
高度发达的科技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意想不到的收获——使自己的星球国家跻身宇宙前列,仅仅就凭这一点,就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为这个星球上的民众争取了存活在未来或是继续不被大自然淘汰掉的保障。因为发展更进步的物种,才能拥有突破自身的生理构造,进行优胜劣汰的资格。但这看似没有问题的一切背后,却真正印证了当年“保守派”的担忧,由于智能现在已经代替了绝大部分人类原有的功能,人们的想象力在向前发展,却也同时是在迅猛流失。
“叮铃铃……”
一整下课铃声把J的思路拉了回来,幼儿园的下课铃声响起,到了课间休息的时间孩子们一窝蜂跑出来,追逐打闹,小小的孩子们奔跑时身体擦过J的腿部。一个孩子突然在不远处驻足,歪着小脑袋直直的盯住J的眼睛,天真的问:“叔叔,您是谁的家长呢?是王二胖的吗?他说他爸爸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来接他回过家了。”
J看着小孩儿不作回答,说实话他觉得并没有回答的必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是你们新来的实习老师,小朋友,请问一下,你们的班主任在哪里啊?”
J突然想到虽然他给予不了小朋友什么有效信息,但却可以利用对方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把这点时间浪费在这样一个小屁孩儿身上还是划算的。
“老师啊,李老师她就在那个教室里呢!叔叔我带你去找她!”
小朋友用白嫩短粗的手指指向幼儿园楼里走廊尽头的一间房子,还没等J仔细辨认清楚,向J自告奋勇起来。J低头看着脚边这个扬起圆圆的小脸,向自己伸出手的小天使,突然有一点不太忍心再利用。但他的身份以及职责和多年以来的惯性让他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J并没有牵住小朋友伸过来的手,只是跟在他的后面走着,面上依旧冷峻。
就当他们路过操场时,看见一名眉清目秀的女教师,肚子隆起,被孩子们围在中间,抱着一把吉他弹唱,声音婉转好听。之前热情高涨、信誓旦旦要给J带路的小孩子看到操场上大家如此欢乐的场面,立马加入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