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在秀恩爱方面林舟是相当厚脸皮的,马上就喜滋滋的答道:"这是我媳妇织的第一件毛衣,用了得有半个月才织好,还非要在衣服上弄个心,弄的我这个大老爷们都不太好意思了!"
高建新默默把剩下的话咽下去,本来他是想问林舟是不是早上起chuáng的时候穿错衣服了,把媳妇的毛衣穿自己身上了,现在看来是不能问了。
被迫塞一嘴狗粮的朱平很是粗俗的翻了个白眼,他可没看出来某人有半点的不好意思来!明明是满脸的得意!
林舟:喜滋滋!
碰巧坐在前面又碰巧听见林舟说话的魏铭:原来你是这样的林舟!!
***
有了高建新和魏铭的加入之后,林舟的确是轻松不少,虽然没有加大宣传的力度,但是来过的顾客无形之中也帮他们的修理铺做了宣传,所以等到三个月之后,每天差不多已经能够接到十几单的生意了,周末的时候一天甚至能接到二十几单!
而林舟的收入也从第一个月的一千多上涨到现在的三千多,说是bào利一点都为过,光是高建新和魏铭两个人每个月就能领到五六百块钱,都快抵得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不过除了他们以外,北。京其它的几条街上最近也陆续开了三、四家修理铺,想来以后一定是营业额说不定会不升反降,而竞争大了,价格可能也会往下压,真想挣钱也就是在头半年里。
不过反正林舟也没想一直开修理铺,连店铺都只租了半年,等到暑假他就去南方瞧瞧,看看能不能倒腾上几批货到北京来卖。
第57章
时光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间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就像之前预料的一样, 修理铺的生意的确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竞争大是一回事儿,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减少了,之前是因为没有修理铺,很多的坏掉的产品都积累下来了,所以上门的生意自然是多,而过了最初的那段时间之后, 是市场的需求就降下来了。
林舟跟高建新和魏铭商量了一下, 知道他们没有想法接手修理铺之后,在学期末就简单粗bào的把修理铺给关上了。
不过这段时间林舟他们三个人可是没少挣钱,林舟现在已经是万元户了, 高建新和魏铭这几个月里也挣了两千多, 绝对是大丰收了,不过无论是高建新还是魏铭都没有做生意的想法,之前做个兼职修修电器也就罢了,让他们自己开店管理, 两人就敬谢不敏了。
反正钱已经赚的差不多了, 而且等到他们毕业以后,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还是清华的大学生,找份好工作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以后是一定不差钱的, 更何况做生意在这个年代还是不如坐办公室拿铁饭碗来得体面!
也就是林舟这个带着后世记忆的家伙,不想着进国家单位而是一脑门子扎进生意经里去。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即便是好友,也不能去改变别人的想法,所以林舟并不会劝他们跟着自己去经商,趁早在北京买房子的话倒是说了几次。
***
大云村。
"爹娘,俺跟林军今天去浇地,就让壮壮跟着您吧,林雪跟林露在家看着虎子,没jing力管他!"张巧把五岁的壮壮的带到老宅,让公公婆婆帮着照看。
其实张巧的大女儿林雪已经十岁了,二女儿林露也已经八岁了,完全可以照看两个弟弟,平时林军和张巧忙于gān农活,两个儿子就基本上由她们俩来管,平时有事没事的就把五岁的儿子放在公公婆婆这儿不过是眼红小叔子寄过来的那点东西。
林舟现在手头里宽敞了,总不能自己跟小媳妇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却还让在老家的父母吃杂面馒头吧,但林爹又不让他往家寄钱,林舟只能隔三岔五往老家寄点不易放坏的东西,像是林爹喜欢的烟丝、各种肉罐头、麦rujing、糖块、奶粉……
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就算是林舟寄过来的数量不少,林平他们也不会敞开量去吃,基本上林舟送过来的东西都是分成不均等的三份,大份留在老家,林平、王桂芳还有林顺他们三个留着吃,剩下的两份分给林军和林海两家,这两份倒是均等的,虽然两家人的人数相差挺多的,但是为了不让林海两口子再抱怨父母偏心,也就只能均等分了。
林海跟钱芳是满意了,他们家只有两口人,分到的东西跟有六口人的大哥大嫂家一样多,更何况这还是林舟补贴跟爹娘的,从北京寄过来的头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