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沈如茵点点头,"我知道。"
她抬头看向宁扶清,心道他大概真的已经不适合做皇帝了。
曾经的三殿下,心无旁骛一心为国,因此他才能得到华阳阁,才能得到王起的忠心。可如今他更想要归隐,想要平淡的生活,这样的心态,已经无法支撑他在这皇位上长久地坐下去了。只是王起还未意识到这一点,还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因此事事bi迫于他。
心志不拘于情爱不见得无情,拘于情爱也不见得可鄙,不过是各有所求罢了。即便宁扶清地位不同于常人,可他也已尽了应尽的责任,并且为后路做了打算。
她不会埋怨王起不通情理,而他们也不该责怪宁扶清胸无大志。
想通这一点,沈如茵的心中豁然开朗。
人无完人,她不能要求宁扶清既做一个好国君,又做一个好丈夫。如今他愿意将权力拱手让人而选择她,她本该感激才是。
宁扶清拉住她的手,道:"带我去见两个孩子。"
沈颜懂事些,便不那么依赖父母,况且宁扶清待他从来不似儿子,反倒更似友人,且要求严格,因此两人之间便没有那般浓腻的情感,每每相见,谈论诗书武学反倒更多。
而嫣儿自小被宠溺着长大,颇为黏人,见着宁扶清便贴在他身上下不来。宁扶清待女儿便要宽容许多,有时甚至要责怪沈如茵太过严苛。沈如茵只当天底下所有的父亲皆是如此,也懒得同他计较。
沈如茵的回宫,在后宫中很是掀起了一阵风làng。为了照顾她和两个孩子的起居,宁扶清又召回了一批宫女。虽然他还执意要举行一场大典昭告天下,但沈如茵实在不愿再多事,最终她的回宫也仅仅是在后宫掀了làng。
关于她的身世与来历,常有人背后议论,但沈如茵知道她不可能封住所有人的嘴,便由得他们,反正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议论。
宁扶清常常投身于政务,沈如茵便日日站在他身旁为他磨墨。
某日,间中歇息之时,宁扶清忽然揉了揉额角,对她道:"茵茵,白家的事情,须得有个了结了。"
第124章 预兆
沈如茵心中蓦地一紧, 看向宁扶清,问道:"你打算如何?"
宁扶清握住她磨墨的手, "你想让我如何?"
沈如茵将墨锭放在一旁,侧首便看见案上打开的那只折子,一个"白"字贯彻全文。她知道必定是因为诸如此类的奏折太多,宁扶清才不得已要与她提这件事。
"阿清, "她垂下眸子,看见他骨骼细长且分明的手, 轻轻抚了抚,"我原本很庆幸,庆幸自己身后什么也没有, 因此也不会成为你的阻碍。可血缘这种东西就是那样奇妙。自我知晓自己的身世, 我对白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偏袒。更何况, 如今白家首当其冲的是兄长……你知道,他坐那个位置,有一半的心思,是为了护我……我实在、实在无法面对这件事……"
"既然你拿不定主意,我来说个法子可好?"
沈如茵点点头, "你说。"
"呈上来的奏折虽皆指向白家, 但好在白家到底未有什么大罪过, 还不至于灭族。"宁扶清指了指案上那一叠折子,"凡查实有罪的,皆处置个人, 不连坐亲族,但白家世代承袭的爵位须得革了,白家在朝为官的子弟也一应革职,待重新参加科举之后再行分配----你看,如何?"
"那……兄长呢?"
宁扶清抬眼看她,眼中一瞬间似有寒芒闪过。他缓缓答道:"贬为庶民。"
这答案其实在沈如茵意料之中,只是她不知为何,心中仍有些不是滋味。
宁扶清揣摩她神情,带了一丝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不开心了?"
"没有,我能理解。"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我知道,你不会给宁扶止留下一丝一毫隐患,也能够理解你。我只是……只是觉得,兄长他大概,根本不愿争。"
宁扶清沉声道:"我又何尝不知?可我不敢冒半分险。"
"我知道……我知道……"沈如茵陡然觉得眼睛涩涩的,背过身去,匆忙道,"我去给你端些点心来。"
沈如茵走得很快,内心也十分烦躁。
她知道宁扶清所做没有错,可她也坚信宁扶眠没有半分争权的心思。她明明能够理解宁扶清的所为,可是又忍不住地难受。她最亲近的夫君,与她敬爱的兄长之间还有这许